APP下载

机场地面交通规划和设计思路

2021-11-25葛林

中华建设 2021年11期
关键词:首都机场换乘旅客

葛林

机场主要用于航班运输起降和旅客进出港服务,而建设中,机场安全、通畅是机场地面交通规划和设计的主要目标,也是体现机场规划、设计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大型机场地面交通线路复杂多样,交通资源紧缺,严重影响机场的安全、平稳运行。因此必须要加强机场交通资源的整合,完善地面交通规划一体化建设,并运用地面交通中心设计理念,科学划分机场内部功能模块,以此完善机场交通组织建设。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内机场的扩建和改造,导致机场在布局规划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各种地面交通隐患问题多发,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机场地面交通规划和设计,科学化解各种难题,从而完善整个机场运行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研究,注重发挥地面交通中心的作用,以此缓解机场扩张过程中的各种交通压力。

另外,机场地面交通中心是解决机场陆侧交通换乘问题的主要方法,当前,我国陆侧交通资源稀缺问题成为我国机场陆侧交通高效、便捷发展的阻碍性因素,为了避免对旅客换乘造成阻碍,需要建立陆侧交通系统,由此有效发挥换乘组织的作用。通过机场地面交通规划设计,促使机场旅客可以通过多种轨道方式进入机场内,旅客也可以选择多种换乘方式离开机场。以上目的的实现,需要依赖机场地面交通规划和设计,由此提高机场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促使机场交通组织功能的充分实现。

二、我国首都机场发展现状

1.机场占地容量和客容量

我国首都机场有三座航站服务楼、3条跑道、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设计容量8500万人次,据相关统计,在2018年和2019年实际运行的旅客容量已经超过1亿人次。

2.地面交通

在近几年,国家修建了北线、机场第二高速、南线、快轨线路,首都机场逐渐成为三纵一横轨道交通运输线路模型。

3.铁路系统

机场快轨是机场和市区之间最快捷的一种交通工具,首都机场快轨有不同的线路,线路1运行时间17min,间隔15min,线路2运行时间25min,发车100多班,有四个车站,可以随时换乘。香港机场快线,运行时间24min,间隔12min,发车200班。乘客也可以搭乘快轨,香港快线和首都机场快线相比班次少、运送力小,没有行李服务区,也没有相应的巴士服务,详细如表1、表2所示。

表1 香港机场和首都机场交通应用情况

表2 香港机场交通费用

三、机场地面交通规划和设计思路

1.机场地面交通中心规划设计思路

(1)世界大交通理念。世界大交通是把握全球城市机场的共有特点,建立枢纽机场和多元机场地面交通,通过机场建设,加强和世界大城市、国际空港城市的联系,立足于全球化背景,有效解决我国机场扩张过程中出现的吞吐量快速增长问题。且通过提高航空运输枢纽服务能力,发挥我国大交通城市链作用,依赖于机场大交通建设,也可以推动我国国内城市向国际化迈进。

(2)公交化理念。机场作为城市大交通链条中的一环,在整个枢纽机场旅客交通运输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机场地面交通规划、设计也需要遵循城市轨道交通规律。需要对机场交通构造和城市土地规划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建立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集疏运输体系,因此对于机场建设而言,也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既提升客容量需求,又可以保证乘客换乘的简便,以此不断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确保乘客实现交通设施使用的公平。这种公交优先的新型机场交通中心运输方法可以最大化满足交通需求和交通供应之间的关系。

(3)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早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建筑建设使用中已经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机场交通的发展,其也被用在机场地面交通规划设计中。该理念主要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机场交通空间三种需求:舒适安全、流动和服务、观赏体验等三个层次,这三种需求涵盖了物质需求到心理需求的方方面面。第一,应该将舒适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服务放在第二位,将观赏和体验放在第三位,这种既可以体现出交通空间规划的多元化,也可以体现出建筑的美感。因此,机场建设必须要不断完善机场地面交通中心规划设计,从而设计出一个人性化、高效便捷的机场陆侧旅客换乘中心。

2.交通中心规划和设计

(1)陆侧客运交通系统设施规划设计。该系统主要分为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指城际高速铁路、机场专线轨道、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车站需要沿着交通中心线依次设计,要重点考虑连接方式、连接时间。道路交通系统是指机场站旅客进出客运道路系统,和机场巴士站、长途公交车站、机场进出场道路,该系统设计需要以单向循环为主。机场长途汽车站和巴士站选址应该在道路系统和交通中心的连接处位置,并保持和中心线一致的位置。

(2)旅客换乘系统。对于旅客换乘系统一般需要设计高架连廊或者地下通道,这两种构造都需要设计为封闭系统,以此实现人车分离,并保证两种构造都需要有不同的换乘点,将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封闭空间将不同的换乘点连接起来,从而采用便捷的竖向步行方法出行。

(3)人车转换系统。该系统将陆侧交通工具作为出发点,进入车道,到达停车库和城市公交车和长途公交车站,其主要布局在车道两边。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对传统车道设计思路进行更新,其不仅为了方便旅客换乘交通工具,也为了提供给旅客一些独立的换乘区或者临时停靠区域,比如旅客安全中心岛、公交车站等。这种方式可以缓解车道长度不足导致的交通矛盾。

四、机场地面交通中心换乘优化策略

在机场地面交通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场地建设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目前机场集疏运输和私人交通仍然是人们首要选择的交通方式,想要有效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效率,需要完善换乘设施,提高换乘设施的优势作用,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做起:(1)接待旅客的私家车辆必须进入到车库中,避免在车道旁停靠;(2)机场巴士和公交车需要依次停靠在车道边;(3)人车换乘区需要延伸到交通中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地面交通中心是缓解机场地面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法,机场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都受交通组织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明确当前我国首都机场和香港机场之间的差异,从而科学配置机场地面交通资源,加强机场地面交通中心规划和设计,从而推动机场向着现代化、公交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首都机场换乘旅客
非常旅客意见簿
我是人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给小旅客的礼物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上)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下)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