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企业发展

2021-11-25王庆州

当代矿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弘扬工匠成果

□王庆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具有新时代的新内涵,在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核心作用。

夯实基础 点燃技术创新激情

坚持将完善机制、培养人才队伍作为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抓牢创新创造顶层设计,为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负责技术开发、课题攻关、科技研究等一系列创新创造工作的日常调度、协调,形成党政主抓、部门配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组织格局。二是完善保障机制,研究制定技术创新刚性配套文件、制度,并连挂月度绩效工资考核,压茬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构建高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三是培养技术人才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实操培训、集中脱产培训等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大练兵”活动,努力为创新工作输送“新鲜血液”;大力实施“师带徒”和“1+N”职工素质倍增工程,提升职工队伍的操作技能;为吸引更多的干部职工跨入创新工作室大门,每季度征集一次小发明、小设计等职工“五小”技术创新成果,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集体研究创新成果奖项,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高潮,点燃职工群众的创新创造激情,使岗位创新工作成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

搭建平台 凝聚创新发展合力

平台是展示职工创新工作的有效阵地,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一是要组建创新联盟,彰显阵地优势。要结合自身实际创建技术创新工作站,组建以“技术状元”“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创新联盟”集群团队,凝聚创新合力,实施“年初立项、季度督导、年终表彰”长效机制,破解企业信息化升级、自动化控制等各类科技“瓶颈”问题,推动企业稳健运营发展。二是要增进高端技术融合。要始终保持创新联盟团队与生产技术部、防治水研究中心等高端技术“发源地”的深度融合,加强装备升级、工艺改进、作业地区优化设计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创造,助推矿井实现信息化、智慧化发展。三是要保持技能比拼常年不断。要坚持每年定期举办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比赛,将成绩名列前茅的选手吸收入创新团队;要发挥“互联网+”优势,借助“网上练兵”平台,实施“每周一调度、每旬一统计、每月一奖励”,年底再与技能实操比赛获奖者一同表彰,通过线上线下“学、练、赛、比”,推动传统学习方式与新兴媒体阵地优势互补,全方位、多维度搭建技术人才成长和创新创造平台。

典型引领 鼓舞技术创新斗志

要注重培育“工匠精神”,讲好“工匠故事”,弘扬正能量。一是选树典型鼓士气。要深入挖掘、隆重表彰一批树得起、叫得响的先进模范典型,让他们披红戴花上台领奖,让“工匠精神”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宣传“工匠”展风采。要将荣获“金牌员工”和“能工巧匠”等各类先进称号职工的感人事迹进行展示亮相,充分发挥网站、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优势,不间断播放“工匠”的突出事迹,传递正能量;每年组织创新成果实物征集活动,举办成果展示会,由创新人负责讲解成果实效,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三是评选“工匠”树形象。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投票选举、领导集体决策等程序,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评选出各个岗位上脱颖而出的“工匠”,挖掘、培育出更多的“工匠”,为开启“百年强企新时代”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当前,企业正处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只有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形成思想共识,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才能树匠心、育匠人,才能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弘扬工匠成果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验收成果
工匠神形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工匠赞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