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特点规律提升动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2021-11-25魏忠涛

政工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官兵政治思想

魏忠涛

随着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部队值班演训、处在“动”的状态日益增多,兵撒千里、处于“散”的特点愈发突出,整体呈现任务多向、动态分散特点。由此,组学抓教过程中面临“四难”现实矛盾:思想难掌握——官兵相对封闭而独立,信息沟通、情感倾诉、谈心交心等都受到一定限制,传统思想调查“一张问卷管到底”已难奏效;人员难集中——离营演训、专项值班、探亲休假等交织并行,人员高度分散,集中大课教育难以实现;内容难统筹——任务属性多元、动散状态不一,引发受教需求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侧重偏移,增加统筹难度;实施难调控——教育计划下达、过程跟踪、效果反馈受到现实条件制约,机关教育指导性减弱,分队教育自主性增强,教育总体把控难度增大。

实践感到,破解“四难”问题,是提高动散条件下教育质效的关键所在,迫切需要紧扣动散特点规律把准方向、把住关键、把好方式,推动教育全员覆盖、即时到达、质效落实。

一、把准动散特征创新理念指导

思路决定出路。推动教育创新,树立与动散特征相适应的抓教理念,是搞好动散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明确思路定方向、聚焦问题树导向、确立目标明指向,确保动散教育目标可及、方法可用、问题可解。一是以助力成长成才为靶标。坚持把大道理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针对动散状态下官兵普遍盼回归集体、盼系统学习、盼亲情温暖、盼生活改善、盼状态转变等“心灵五盼”,大力开展苦累观、得失观、奉献观、荣誉观、成长观等“五课”教育,结合动散情况分层、分类、分域组织“当兵干什么、吃苦为什么、成长靠什么”群众性大讨论,根植官兵吃苦吃补、奋斗成才观念,让动散教育始终聚焦服务保证强军、夯实官兵全面发展根基。二是以聚力创新创造为路径。始终恪守守正创新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法宝,以方法手段创新打通动散教育链路,以运行模式创新永葆动散教育活力,以制度机制创新保证动散教育落地,探索动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线播课、一线送课、大众筹课、分层刷课、自主选课、全员补课“六课”新模式,抓好“弹性教育日”“菜单式选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果在动散条件下的转化运用,确保不管官兵如何散、部队怎样动,教育始终不断线。三是以致力解决问题为追求。动散条件下,信息交互、日常交流、情绪宣泄均受到限制,现实矛盾增多引发思想问题加剧。要坚持前方后方一体用力、部队家庭齐心协力、军营内外同向发力,成立“留守服务队”送温暖到官兵家庭,组织慰问小组送救助到动散一线,为在外官兵人人录制亲属激励视频,协调地方部门为困难官兵开通绿色通道,以现实问题有力消解助力思想问题迎刃而解。

二、坚持多维多向畅通课堂渠道

实践感到,尽管时代背景在变、官兵成分在变,教育模式也在变,但课堂作为思想灌输主渠道地位作用不能变,亟须适应动中组学、散中抓教特点丰富内涵外延,确保“主渠道”畅联“主阵地”。一是构建多网平台实现形式优选。研究基于网络动散条件下思想教育作用机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搭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教育平台,是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可依托旅强军网构建“菜单式选课”平台,挂载官兵原创优质课程、推送网络精选教育内容;在运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学习教育基础上,尝试利用学习强军APP“会议”功能开展非涉密直播授课,运用军用手机“天翼云会议系统”组织低涉密直播授课,致力打通多维网络教育信息链路,探索实现部队上下一网牵、千里共上一堂课。二是拓宽多元途径实现方法优选。坚持开门搞教育,紧贴官兵多样需求,创新打造情景式、体验式、现地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官兵喜闻乐见的多元课堂,让教育在多样选择、多彩展现中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可按照一营一课模式推开“情景式党课”教育,使官兵在沉浸情景、寓教于课中深学深悟,引发强烈共鸣。三是盘活多方资源实现内容优选。把教育资源选准用精、盘活用好,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坚持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按照“定期送课”与“按需送课”相结合方式,安排“理论轻骑队”宣讲到一线,遴选优秀政治教员巡回送课到末端,组织官兵赴演训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现地教学,构建“连—家共育直通车”,实现动散教育由“独唱”到“合唱”的转变,持续增强生机活力。

三、坚持群众路线发动官兵力量

教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搞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动散条件下,更应走好教育群众路线,充分发掘官兵中蕴藏的力量资源,让教育更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一是壮大教员队伍拓宽教育覆盖面。动散状态部署点增多、时间线交织、工作轴重叠,实现高质量的教育覆盖,需要更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政治教员作支撑。坚持拓宽来源渠道和遴选范围,组建小教员队伍,构建覆盖到班的理论、思想、心理骨干网络,让讲得好的上台讲课,让做得好的以身说教,实现政治教员对所有点位的全普及、正向能量对所有官兵的全覆盖。二是搭建大众舞台强化官兵参与度。创新搭建群众性自我教育平台,推开全员性组教“人人登台”活动,在吸引官兵广泛参与中实现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转变。结合动散特征探索构建主题小课堂、专题小活动、话题小点评、议题小讨论、难题小会诊、课题小研究、命题小演讲、辩题小对抗等群众性自我教育“八小平台”,搭起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舞台,备受官兵青睐。三是聚合官兵智慧增强课堂吸引力。坚持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充分依靠官兵、发动官兵搞好动散教育,整合力量探索构建备课员、授课员、网约员、特邀员“四员”抓教队伍,采取大区域小集中、大专题小课堂方式,让官兵有故事的讲故事、学历史的讲历史、有专长的讲专长,大力挖掘身边典型登台宣讲,让群众大智慧释放抓教大效益,持续迸发投身练兵备战、矢志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官兵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