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经济学视角的ESP 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1-11-25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教学语言

陈 鹏

(滨州医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促使市场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国际化人才需要凸显。[1]当前,英语教育研究已日渐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方向,以便更全面地适应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然而,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却出现整体发展状况失衡、耗时低效等现象。为此,笔者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探究外语教育的经济学价值并联系社会、学校、教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高校ESP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发展。

一、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

语言经济学理论由美国“信息经济学”倡导者雅各布·马沙克(Jacob Marschak)在1965年首次提出。他指出:语言一方面是获得信息、沟通信息的手段和介质,另一方面具备价值(value)、功用(utility)、耗费(cost)和效益(benefit)这四个经济学属性,并指出经济学发展跟语言领域的“最优化”(optimality)教学有直接关系并在现代经济运行及信息领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经济学借鉴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学说,运用量化研究及非数量定性分析,把语言和经济间的关系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其理论总体可以归纳为三点:

1.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通常人力资本指内化于工作者身上的学识和技能。社会经济繁荣依靠科学知识和文化发展,经济增长则依靠人力资本的积聚。维兰科特(Vaillancourt,1989)认为,“就像通过劳动获取经验或经由诸如数学或物理等常规学科教育获取知识或技能一样,语言同样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有效益的资本投入。该人力资本既包括主体从小秉承的母语也包括后天学习的第二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这种工具掌握各类知识并运用自身不断完备的语言认知能力参与同语言相关的各种工作。

2.语言教育能够产出相应的经济效益

从本质上分析,语言经济学探索的是语言和经济的关系,其理论根基来源于教育经济学。[2]教育经济学指出教育具备增强生产力素质的功能。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耗,也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投入,是一种资本再加工过程。开展第二外语教学是对人力资本产品的价值投入。主体掌握语言后生成的“投资预期价值”则由学生掌握这门语言后,运用该语言的时间长短及运用该语言的流利程度决定。

3.语言有经济价值大小之别

一种语言的经济价值决定于此种语言在不同行业及各系统活动中的使用频率,而使用频率又取决于此种语言的供求关系。体现在主体运用语言技能参与经济活动并克服跨文化沟通困难,或运用其拥有的语言认知能力在劳动市场中创造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维兰科特(Vaillancourt,1989)指出,在人才市场中,对一种语言的需求程度决定于该语言在人力市场中满足社会各层次需要的程度。受供求关系影响,语言可以展现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且其经济效益有大小之别。

二、外语教学投资的经济价值定位与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1.外语教学投资的经济价值定位

外语教学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因而,怎样使高校英语教学投入与效益成正比,保证人才在数量与品质上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3]实践证实:语言价值的落实既取决于行为主体,也受市场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离开了学习者的切实参与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语言资本形成的价值也会同时被削弱。因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语言学的经济价值,可以将源于教育心理学、复杂社会学等领域的形而上的诠释,解析为更详尽且真实的经济现象,呈现出语言教学主体主观意识下的效益创造机制,促进外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当前,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贸易和科技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经贸交易、知识传播和文化沟通等方面有效降低了各语言群体间经济运营的成本。其经济价值也决定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并已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教学领域,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流。国际ESP教育研究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运用于专业领域的英语教育。学者哈钦森(Hutchinson)和瓦特斯(Waters)认为,ESP教学具体可划分成“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专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OP)。前者重视英语教育与学术能力的连接,而后者十分重视职业所需。专业英语内容是基础语言架构同专业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即语言知识、技能同专门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统一,是跨学科内容与语言教育之间,系统开展以效益最大化为宗旨的知识优化配置及再平衡的过程。[4]

2.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现行高校英语课程仍以通用英语为主,其内容仍以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沟通技能为主,大部分时候并没有将其提升至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相契合的程度。大学英语教育的如此定位,造成培养出真正具备英语实践能力并能完全融进国际语言文化的人才数量极为短缺。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EGP教学在毕业生求职、升学、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之处。他们的日常英语口语、听力运用能力较弱,专业词汇量贫乏并且学术写作能力不强,既无法顺利地进行文化交流,也达不到人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此外,我国许多院校英语课程安排单调化、教学模式长期固定化、教学同实践相分离,此类现象使高校英语教学陷于高成本投资、低收益回报的困境。

三、ESP 教学实践探索

以往英语专业只侧重于语言知识讲授,专业学科知识同跨学科语言知识互相独立。专业课教师同语言教师的教学各行其是,没有对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进行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做出的前瞻性思考。然而,外语教学决不能仅仅集中于语言性探索,而更应着眼于实践性应用,实现语言工具性同其他学科知识的最优化配置。下面,本文将重点探究ESP实用型外语教学模式发展的新途径。

1.遵循市场发展规律调研人才需求状况

ESP专业英语课程的安排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适应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要。为此,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是开展ESP英语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各阶段在调查方向上的侧重点为:(1)课程设置前应重点调研社会对专门用途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学术英语研究能力、专门用途语言实践能力提出的要求,精准探析各类型市场对全球化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而制定各类型人才的培养规划;(2)课程进展中的中期调研则重点应考虑已开列的ESP专门用途语言课程在教学层次、课时数量、教学规模、教学体系、教材配置、教学手段、师资发展各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影响,并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课程完成后应重点调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市场对人才供需状况间的契合程度。该部分调查有助于从学科发展沿革角度更深入地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规划研究。

2.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外语教学的内在效益

高校外语教学的内在效益指在教育投资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与成效的比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作为多层级、庞杂的教学系统,对其探索应从改良内部效益方面强调教学师资的建设及教学法的变革,探求怎样在教学定量投入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高层次的国际应用型专业人才,以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资获益率。

首先,大学外语教学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1)在观念上首先明确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对主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就当前教育状况而言,功利导向高出价值导向,应试教育导向高出素质教育导向。为此高校亟须把以应试为主的教育观转化为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基点的教育,而不能把英语单纯看作一项工具或技能,应将其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加强对真实职业场所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2)在教学模式上,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语言教学的内在价值在于发展主体的思考及沟通能力,帮助主体塑造优秀的思维品质和文化价值观。(3)将高校英语教学评估由总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建立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联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系统。

其次,教师素质这一核心要素是加强高校语言教学水平的关键。英语师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加强教师素质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具备深广的知识结构(如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和综合教学能力(如组织、贯通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认知结构。依照边际成本及其效益变化规律分析,教师应通过涉猎专业文献、丰富专业知识、参加ESP师资培训及攻读高层次学位的方式以增大边际效益、积极拓展跨学科教育空间、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师资资源,此种效益将远远超出投资的边际成本。

3.充分发掘教材优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以往英语教材编纂十分偏重知识的条理性。内容包括系统化的语法要点、经典著述、名篇文章及按部就班的授课内容等。随着当前社会知识成指数递增,教材编订一般仅能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部分语言素材。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课程学习中需要使学生理解英语叙述的专业课程与讲座;能准确地就普通或专业主题开展沟通或讨论;能较通畅地阅读所就读专业的英文文献和材料;能运用英语来写作所学专业的报告与论文;能利用词典准确翻译专业学科的文献资料。根据这一要求,教师除应结合教材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知识,还应在教学中合理延伸知识信息,指引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课外活动来促进他们的情境学习动力。高校公共英语教师除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外,还应注重将容纳最新科技资讯的多元化阅读材料引进教学中,将课文知识延展到以提高学生的科学信息能力和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上来。

4.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

市场价值规律的首要表现在于供求合理。语言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象牙塔,而应同社会相联系。为此,高校外语教学应积极调动区域资源,实现学校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机构间的合作,切实开展校企合作,优化各方面的资源配置。一方面,积极同社会各界进行英语合作项目建设,促进学校按照本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实际有目标性地培养人才,设立各类具体化方向的语言教学类课程,如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多元细化课程,突出教学的实效性、目标性和专业性。[5]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为学习者开拓更多语言实际应用路径,使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来体验语言的真实经济效益,有针对性地强化语言能力培养。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要把英语看作一门工具,更应使他们懂得运用这项工具积极进行对外合作,形成较强的外向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校企联合也为毕业生创造了更深入地接触社会和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契机,避免了毕业生寻找实践工作时的盲目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所需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教育应形成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的良性循环,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实施ESP教学模式是革故鼎新式的教育发展。基于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本质培养英语人才,优化英语教学方法和加强英语教学质量已不是单一的教育问题,而是左右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英语教学要肩负起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其重点突破口在于教学改革。高校应深入发掘英语教育中蕴藏的经济价值,以实现大学英语教育内、外部双重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教学语言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以混合式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刀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