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理念下幼儿体育课程科学化研究

2021-11-25王成盼郭井双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科学化体育教师

王成盼,郭井双

(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健康问题。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文件强调,因为身体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康中国”。而幼儿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乎着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对幼儿实施适当的体育教育,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而课程的科学化,则起到了关键作用。幼儿体育课程是指幼儿在校园参加的所有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的培养目标以及幼儿发展的需要,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经验的总和,涵盖培养目标、授课内容等方面。因此,本文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从如何提高幼儿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出发,对课程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可以为幼儿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1 幼儿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我国在2019年印发文件并明确提出,要推进幼儿体育发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这说明我国已把“幼儿体育”列为“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更说明国家对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众所周知,幼儿体育课程是促进幼儿体育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若要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的质量,必然要提高其课程的科学化程度。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开发科学的幼儿体育课程正符合“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需要。对幼儿来说,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不仅可以增强其自身体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在无形中增加许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以及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所以,开展科学的幼儿体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且已迫在眉睫。

2 幼儿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2.1 理念认识不到位

为了给我国3~6岁儿童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提供一些教育建议,我国在2012年出台了相关指南强调,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的动作是判断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幼儿体育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导致相关的理论和创新成果相对缺少,最终使我国目前的幼儿体育课程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培养需要。

郝晓岑把我国关于幼儿体育方面的情况与日本、韩国两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与韩国有些相似之处,即都在颁布和实施相关政策方面晚于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少且滞后。而日本与我国相比,较早地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幼儿体育教育政策,并且率先针对幼儿体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幼儿体育教育体系。张丹等人调查了我国不同省份的部分幼儿园,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的课程出现了“重智轻体”现象,且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智育最重要,而“体”就是让幼儿做早操,在户外活动、玩耍,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科学化问题。另外,据不完全调查显示,诸多学校急缺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师身兼数职、很难达到标准的幼儿体育教师素质的问题,而且仅有少部分的学校单独开设专门的幼儿体育课程,导致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很难发挥其巨大显性和隐形作用。综上所述,这些都是由理念认识不到位等导致的,最终使得我国部分幼儿园的体育课程的科学性有所欠缺。

2.2 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较简单、形式较单一

幼儿体育课是幼儿在学校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其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多样化、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严重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李思莹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幼儿体育课程以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为主,以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场地、器材情况来组织开展。而且,由于大部分幼儿园缺少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等,使得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比较笼统,体育课堂内容比较随意且简单,幼儿体育活动效果较不明确等。刘秀萍等的调查显示,我国3~6岁幼儿的肥胖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都表现出了快速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幼儿的身体活动强度远远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导致的。

研究发现,由于幼儿体育课程比较枯燥无趣,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新时代幼儿体育教育的需要,无法吸引更多的幼儿积极地参与运动,导致我国幼儿身体活动能力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状态,进而对我国幼儿在技能发展的启蒙时期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其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错过最佳的基本动作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3 “健康中国”理念下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策略

3.1 不断加大对幼儿体育的支持力度

幼儿阶段接触的体育运动对幼儿运动技能的初步形成和运动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国家的教育部门、幼儿园以及家庭应该不断加大幼儿参加体育课程的支持力度。例如,国家可以在对幼儿体育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的幼儿体育教师上下功夫,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高校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幼儿体育教师。另外,罗昆山的调查发现,我国有42.0%的幼儿出现了动作发展不协调现象,67.3%的幼儿对各类动作的掌握没有达到同龄人标准水平,基本动作发展也出现了明显迟缓的现象,幼儿体质逐年下降。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幼儿体育课程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幼儿体育管理体制,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幼儿体育活动参与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幼儿体育运动,鼓励更多的幼儿积极参加各项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运动,进而达到增强其体质的目的。

对幼儿园来说,幼儿园的负责人和幼儿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体系,为幼儿配备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同时,招聘更多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并定期组织其进行学习,为幼儿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奠定物质和人才基础。并且,幼儿园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在幼儿上课期间发生紧急情况的解决办法,打消家长的顾虑。另外,还要明确幼儿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断提高课程的科学化程度,探索出适合幼儿发展和现代教育需要的“幼儿园园本体育课程”,进而打造出更多的幼儿体育“金课”。对于家庭来说,家长应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更能有效地减少幼儿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家长的烦恼。因此,家长应为幼儿参加体育运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并建立幼儿在体育课程中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心理预期,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3.2 实现幼儿体育课程的多样化

幼儿体育课的科学化和多样化程度,对适龄幼儿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科学的幼儿体育课程应该包括基本动作练习、器械、体育游戏、体操以及安全教育等。但是,我国大部分幼儿园缺少多样化、特色的、优质体育课程。在体育课程教学开发中,要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每个运动项目的特点,按照科学性、游戏性、系统性、全面锻炼等原则,有针对地开发出丰富多样且难度适当的幼儿体育课程。徐瑶的研究发现,在幼儿体育课程中增加幼儿体适能课程,可以使幼儿拥有强健的体质。王琳认为,开放式体育活动更切合教学实际,更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郭盼盼认为,幼儿教师应该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幼儿体育课程中加入“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戏,有助于幼儿体会体育课的乐趣,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另外,实现幼儿体育课程的多样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体育强国”战略体系的实现为根本要求。例如,石富强等的研究发现,应该在一些专门的蒙古族幼儿园增加一些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4 结 语

科学的幼儿体育课程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广大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在“健康中国”理念下,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出更多优质的幼儿体育课程,把幼儿真正培养成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科学化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