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应用研究

2021-11-24王方慧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考核

王方慧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浙江诸暨 311800

自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实现全方位的育人[1]。课程思政观点提出后,理论界开展了大范围的研究,学者一致认为,思政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强化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当前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上课过程中,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多数学生还是被动式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很好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学手段上,没有充分的借助“移动平台”如智慧树平台、超星等。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2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财务管理课程综合性较强,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式和模型,所以知识点比较抽象,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掌握以上的知识点确实有难度。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会过于重视学习理论知识,从而忽略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3 考核方式过于单调

在财务管理课程考核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如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没有将思政元素很好的融入到考核过程中。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复合型、应用型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具有片面性,有待完善和改革。

2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路径

2.1 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多元化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案例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育中,对于需要引起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师可以借助“移动平台”推送给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导者;采用“案例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穿插典型事例和其他育人元素,让学生自发的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如校园贷案例或者是企业造假的案例[2]。

2.2 教学内容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财务管理课程板块进一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面,着重向学生讲授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活动、收益与分配的相关内容,在上述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第一章是财务管理基础,给学生介绍财务管理的理念,通过“货币时间价值”的知识点,引出的“校园贷”的本质,培养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第二章开始具体涉及财务活动,一个企业从无到有,最缺的就是钱,所以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筹资活动,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引出“三鹿企业倒闭”的本质,阐述在筹资过程中诚信的重要性,倡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品格。实践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财务管理技能,如在开展财务分析教学时,将小组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运用其中。我们会有为期一周的财务管理实训,实训的内容是分析上市公司的报表,以此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组员讨论后共同完成PPT的撰写;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第一阶段的完成情况,向学生扩展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并且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告诫学生要诚实守信,坚决抵制粉饰报表等财务造假行为。为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职业素质基础[3]。

2.3 思政教学考核注重多样性

财务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合格人才,因此,一方面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政教育的认可,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所以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改变以往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过程性考核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成绩占60%,过程性考核又进一步分为学习态度、实训成绩和思政案例的心得体会,占比分别为30%、40%、30%,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4]。

3 结语

财务管理的教学改革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方面,将思政教育的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其中。此外,深入研究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有利于将其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考核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