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探析

2021-11-24陈新蓉

法制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中职

陈新蓉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616)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堂,教师要重视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机制,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效开展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全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特征,探索了有效教学措施,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时代性特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德育教育十分重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开展德育教学的最为直接的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地面对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展开分析,进而更好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科学性特征

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可以证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学科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主要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基础道德内动展开讲解,还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未来自身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学习。对于法律方面,则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基础法律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未来走上社会后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需要按照层次进行展开。除此之外,《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是将职业道德和法律进行了一定的结合,在保证中职院校对于德育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人才[1]。

二、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措施

(一)健全机制

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必须构建完善的教学机制。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岗位的实际导向,帮助学生培养相应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在踏入社会后必须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自身的法制观念,进而更好地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教学主场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展开,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进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必须完善相关的德育教研室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课改当中,进而更好地为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提供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科学的理论观念。中职院校必须提升自身投入力度,提升院校内部师资力量,进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在实习基地中安排专人展开德育指导,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获得职业道德素养提升。中职院校需要针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进而更好地帮助教师更新自身观念,构建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储备和实际教学能力。中职院校应当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观念,引导教师走出校园,到社会中观察企业和岗位对于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而更好地将市场需求作为基础展开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榜样,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提升。

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实际需求,选择适当教材展开教学。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校内部教师进行教材编制,进而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道德思维观念。

(二)创新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率而言十分重要。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教学没有针对性、目的性等问题,教师应当将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结合实际的岗位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提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运用项目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展开教学,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中等职业院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展开培训,通过引导教师进行深造的方式,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中职院校应当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而更好地鼓励教师主动展开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身,获得提升,进而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进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教学水平的提升[2]。

就目前而言,中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所占课时较少,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展开大量的实训和实习环节,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在原有的课程制定中提升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所占的教学比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入一系列的与职业道德和法律所相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引导学生进行企业参观、展开校园调查活动等。

1.创设情境

由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这门课程中理论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直接展开讲述的方式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这样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和理论课程学习十分无聊,无法提升自身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也无法集中自身注意力展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无法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进而参与到课堂当中,根据教师所教学内容展开思考,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道德和法律观念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建的过程中,应当将这部分所学内容和学生职业方向相结合,更好地运用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情境创建,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景当中展开思考,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这样方式展开教学更具备实际价值,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内容进行情境创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对于目前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十分之快的互联网世界而言,有许多案例能够运用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应当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针对这些案例展开分析,教师在得出结论之前首先需要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之后教师在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观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

2.拓展内容认知实习:

就是引导学生展开现场参观,参与专家讲座等方式,通过进行实践活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认知学习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目标。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需要运用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并进行讲解,进而更好地将教学过程转变为模拟学习过程,通过模拟过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内容,进而获得提升。

体验式感悟: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通过体验收获一定的感悟。因此,教师也应当走出去,引进来,将自身学习和在企业中实践所收获的经验和体会结合到课堂教学当中,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能够更好地展开项目化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也能够更为明确的了解企业对于实际岗位的需求,进而更好地展开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完善考核

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不能再按照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运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展开考核,而需要丰富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加入实践考核的模式,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还应当针对课堂讨论、案例剖析、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平时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内容综合对学生展开评价,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进一步帮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对教学对策进行了阐述,旨在全面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有效性,从而为学生日后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中职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