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窗 “俸”“禄”原来是两码事

2021-11-24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两汉俸禄官吏

平时,因为大家习惯将“俸”和“禄”连用,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俸”和“禄”是一回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古代,“俸”和“禄”差别相当大。

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曾探讨过二者的不同,他说:“‘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如果再细分,“俸”指钱币,又称俸银或俸钱;“禄”指谷物,又称禄米,所以,史料常以俸银和禄米来计算官吏的俸禄。但具体到每个朝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形式又各有不同。据考证,战国至秦朝,官吏的俸禄以禄为主,粟米充当了各级官员的“工资”。至两汉,官员俸禄开始正规化,这一时期,官员的俸禄由俸钱和禄米构成,二者各占一半的比例。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俸禄的形式也一改从前钱谷各半的形式为帛、粟、钱各占三分之一。所谓的“帛”就是丝织品的总称。隋代官俸又恢复了两汉时期计算俸禄的方式。唐朝的俸禄形式则变得灵活,俸禄里除了传统的俸银、禄米外,还加上了田。除正常的俸禄外,官员还可领取薪炭、绸缎、纸笔及雇用人员的俸料银。从唐朝中期开始直至明清,官员的俸禄构成以货币形式为主。唐开元年间,开始尝试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放,月俸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工资制了。此后,俸钱渐渐占了主导地位,禄米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今日。

猜你喜欢

两汉俸禄官吏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音乐辞条的技术与话语——论先秦两汉辞书中的音乐知识和观念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聪明的官吏
俸禄的标准
一钱斩吏
古代官员“俸禄”有多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两汉文化沾渐西南夷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