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百年智慧推进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辽宁经济

徐 毅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22)

辽宁是我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也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省份,辽宁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曾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比于其他省份,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辽宁存在着发展速度低、转型压力大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明确了党史学习学以致用的方向。对此,要深入学习党史,汲取党的百年智慧,破解辽宁发展困局,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建党百年视角下辽宁经济发展现状

(一)辽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的经济基础便优于其他省份。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省份之一,在“一五”计划的156个工业项目中,有24个落户辽宁,辽宁也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新中国工业摇篮”。时至今日,辽宁在工业产业门类的完整性上,仍然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产业,更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业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等,更是辽宁的优势产业。21世纪以来,在东北整体衰落的大背景下,辽宁在许多指标上,如城镇化率、人均储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然领先全国。

当前,辽宁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恶劣环境下,辽宁经济逆市上扬,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根据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辽宁生产总值27 58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 %。

(二)辽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产业转型的难度较大,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滞后于国内其他省份,在国内的经济地位持续下降。1978年,辽宁GDP为229.20亿元,仅次于上海、江苏,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工业总产值162.90亿元,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2021年,辽宁GDP为27 584.1亿元,位居全国第十七位。43年间,辽宁的经济总量从全国第三滑落到全国第十七,“共和国长子”风光不再。

当前,辽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工业产品附加值低。辽宁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产品众多,但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以初级产品居多。

第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辽宁为重工业优势省份,但在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制造产业等的发展中存在滞后性,这对辽宁整体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发展不均衡。辽宁同样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等。以区域不均衡为例,除大连、沈阳等经济强市外,辽宁还有很多GDP为1 000亿元以下的城市,如葫芦岛、铁岭、阜新等。

导致辽宁经济发展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辽宁自身层面的因素,如区位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等,也有国内、国际因素。

二、以党的百年智慧推进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点

(一)立足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是党的百年智慧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对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对此,要立足辽宁的区位条件及资源禀赋,将特色产业的培育作为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比如,要着力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辽宁为沿海省份,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8左右,总长度居全国第五,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可以依托环渤海经济区,同时可以依托东北亚经济圈,展开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要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海洋产业的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全新的航向。改革开放的征程没有穷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高举旗帜,走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

又如,着力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有着良好的农业种植条件,而辽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南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生产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要充分发挥辽宁的土地资源优势。一方面,从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出发,加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以优化供给来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多维度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紧扣时代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作为重工业基地,辽宁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在新时期的区域竞争中,辽宁未能把握住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辽宁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对此,要紧扣时代发展方向,做好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

首先,将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网络信息技术的诞生与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态,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数字经济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经济,不仅包含信息产业,更包含大量交叉领域的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持续提升。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4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且发展态势强劲。要以数字经济统摄新兴产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大数据产业、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其次,做好新兴产业的扶持工作。从国际、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扶持,特别是政策扶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的扶持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充分发挥好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完善新兴产业企业的认证机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一次性资金补助,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动能。

(三)坚持创新驱动,升级传统产业

辽宁的重工业基础好,发展潜能大,但也面临着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等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此,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辽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以产研学融合助力科技创新的深入开展。辽宁拥有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以及1 652家科研机构。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均是全国著名的研究机构。要发挥好高校、科研机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依托产研学融合,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点。

三、以党的百年智慧推进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以顶层设计统筹辽宁发展

《决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而协调发展理念则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党的百年智慧。当前,辽宁发展中面临着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顶层设计统筹辽宁发展。

首先,以产业政策协调区域发展。要统筹全省发展,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托各区域的资源要素,确定发展战略,并发挥好政策在相对落后区域发展中的扶持作用。同时,推动发达地区,如大连、沈阳等地区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要避免省会城市“一市独大”的弊端,防止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

其次,以乡村振兴协调城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产业发展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仅可以推动相关产业实现新的发展,更能培育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将产业融合作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点环节,多维度推动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二)以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重工业大省,辽宁的主导产业,如石油化工产业、冶金产业等,均存在污染大、能耗高的问题。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重要内容。对此,要以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为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首先,树立生态前置观念。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前置,任何形式的生态开发,都要有严密的生态环境影响论证,从源头上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要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做好生态系统的整体评估工作,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及高频率的生态系统调查来实时关注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其次,发挥好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生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要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比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一方面,以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美化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筑基;另一方面,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

(三)以加大开放提升发展动能

《决议》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而开放发展理念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经济已深入地嵌入世界经济中,不仅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开放发展理念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作为沿海、沿边省份,辽宁在对外开放中有着显著的优势,要以加大开放来提升发展动能。

首先,做好外资利用。善于利用外资是辽宁发展的重要经验,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如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务服务等,则是辽宁能够吸引外资的保障条件。对此,要着力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一方面,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形成规模效应与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协同发挥好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作用,优化区域软件、硬件环境,筑巢引凤,吸引投资。

其次,积极推动省内企业走出去。历经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辽宁省内有一批龙头企业,如鞍钢集团、大商集团、恒力石化等,要将拥抱国际市场作为提升区域开发水平的战略环节,扶持、引导区域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四)以共建共享助力公平正义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百年智慧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辽宁经济“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改革成果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建是共享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对此,要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以共建共享助力公平正义。

首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乡村振兴等事关辽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的实施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其次,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依托再分配、三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凸显改革成果的普惠性,推动共同富裕。

结 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百年智慧更是全党、全国重要的精神资源。要将党的百年智慧融入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从协调发展、生态建设、加大开放、共建共享四个角度采取好对策。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辽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辽宁之光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读辽宁 爱辽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读辽宁 爱辽宁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