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入党

景 淼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郑州 450000)

引 言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是高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必须按照党的历史特点,以及大学生党员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努力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多年来,我党十分看重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大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与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和谐发展,是党建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党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是一批优秀的、高智商的群体。青年大学生党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其政治觉醒、党性修养,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的统筹规划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所以,应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科学地看待大学生党员队伍,认真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推动大学生党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培育一支优秀的青年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推动党务工作的蓬勃发展,积极吸收优秀共青团员、学生干事,为共产党员的队伍纳入鲜活血液。因此,在任何时期,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都有着重大意义。

(二)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高标准地对学生党员进行管理与培养,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合格建设主体和接班人的要求,是积极培育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各项事业而不懈努力奋进的一批新人的需求,是高校全面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办学走向的必须要求,同时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指导学生建立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二、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共有党总支17个、支部44个,学工党支部11个。其中:学生入党申请人531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0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318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8 %;学生预备党员701人。通过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想信念坚定,工作作风扎实,学习、生活中可以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党员的先进性;能够自觉地完成党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积极进取,能够及时向党组织交流自己的内心想法,向党组织提出合理的工作意见和建设性的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还面临着若干问题。

(一)理论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

对我校学生党员自身专业特点而言,他们思维比较严密,趋于理性化,因此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创新与开拓精神,个别党员重视文化课和自己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他们认为,大学生只要在科研工作方面做得好,专业成绩优秀,就可以减少对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活动。这一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以往,中国共产党不管多么弱小,不管经历了什么磨难,都具备很强的斗争力,恰恰是因为我们有一套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科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理论是思想的根本,是实践的基础,如果政治理论知识欠缺,那么一旦发生问题,将无法面对严峻的考验,不能正确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理想信念则会发生动摇,不能坚持正确清晰的思想与辨别能力。

(二)部分入党申请人信仰迷茫

部分入党申请人理想信念模糊,尤其是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少数入党申请人对什么是信仰,尤其是政治信仰存在模糊认识,他们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行为表现也是积极的,但基于自身文化素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信仰理解不深,对政治信仰理解得不透彻,虽然党组织进行过谈话,他们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初步认知,但在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部分党员存在党性观念弱化、组织意识淡化问题

少数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前表现很努力,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入党之后出现松懈现象,不再主动认真地学习,因为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明确的政治立场,入党后很易随波逐流,党性经不起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考验。少数党员党性修养欠缺,在面对自身的问题时,认识得不够到位、深刻,不能够站在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角度去自省和要求自己。思想上表现为党员的荣耀感多于责任感,把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作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对成为党员后自身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解不到位,有所欠缺。

三、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学工党支部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组成单位,是学校负责发展、管理学生党员的主要机构,是学校展示学生党员面貌的窗口,也是联络广大学生群众的重要桥梁,其党组织力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一)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学生党建工作

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一个首要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深化党章、党史的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学生党员持续深入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真正把政治理论学习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水平,通过购买党史等学习用书,为学习提供条件、创造平台;利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把学习强国作为每天的一项必修课题,充分利用好学习平台,视其为“学习之家”,坚持日日光顾,做到天天探索;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持续学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重要论述讲义等,学习完毕后组织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组织观看党史等纪录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激发青年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思想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注重把好党员入口关,强化学生党建工作

组织发展工作程序规范、严谨,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注重质量关、入口关,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工作原则,对于发展不成熟的党员坚决不能纳入党组织的队伍中来。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确定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员、群总、支部、总支的意见,反复协商、最终确定,经支部、总支研究同意并公示后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在实际工作中把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思想表现好,入党动机端正,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分配,踏实肯干,善于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志发展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为党组织队伍后继有人做好充足准备。

(三)规范组织生活,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的基本要求。首先,做好“三会一课”是关键,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党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议,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支部书记、支委成员坚持先学后讲、学深学透,定期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进行专题党课教育;其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盘点收获、检视问题、深刻剖析,把开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作为学生党员干部的一种政治体检;最后,做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如“守初心、献爱心、战疫情、做先锋”“疫情防控先进事迹评选”“学习强国积分评选”“毕业生党员再教育”“爱心养老院志愿服务”“义诊志愿服务”等,每月开展特色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加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对党支部的归属感。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课”“组织生活会”的开展,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生活,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宗旨意识,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抓党员教育,重学生思想入党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这充分体现了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艰难性。人们只有在思想上入党,才能有强大的信念来支持他们的创造性行动。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思想教育。

一是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把好入口关。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活动要广泛地征求学生意见,同学们是最好的裁判员。学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党组织要指派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员进行一对一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通过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全面交流思想,做好思想教育建设工作。抓深抓实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通过开设传习课堂,建立“学生党员知识加油站”,作为向普通党员宣传党的理论教育和时事讲解的重要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关心国家大事,并带动更多的优秀青年学子主动加入党组织。通过开展对党章的基本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普及国内外的形势,并结合实际发生的问题开展政治讨论。另外,让学生将国家的伟大复兴、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进行联系,展开充分的思考,开展各项校内外为社会、国家、校园做贡献的义务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的政治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主题教育活动把好党员觉悟关。以全国上下共庆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学校范围内深入开展“青春向党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学党史、强理想信念、跟党走”等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深化思想武装,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思想信念,增强学生党员在群众中的认同感,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活力。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例如:围绕推进思想文明和行为文明建设的目标,策划开展校内文明先进个人评选、优秀学习之星、争创先进支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升国旗、缅先烈、敬英雄、承先志扫祭、党史教育专题研讨会、党史知识竞赛,以及向中国共产党表达敬意的红歌传唱、朗诵大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将以上活动在校园、院系、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广泛宣传,构建全校协同、上下联动、逐步升温、全面覆盖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协调效应体系。促使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厚植爱党情怀,使红色文化基因、薪火代代流传。

(五)抓队伍建设,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推动作用

能否做好党建工作,取决于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构建一支作风硬派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党员干部形象素质的关键因素。要认真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选优配齐党务干部队伍,注重提高党务干部素质能力,建立党务干部成长成才保障机制,逐渐提升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一是完善队伍建设工作。为支部选派专业技术水平高、政治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生活作风好的干部从事党建工作,加大党务工作者与其他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使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二是进一步明晰党支部职能,做好对支部书记、支部支委的培养,制定工作的具体职责,突出工作机制化、规范化。支委成员负责加强对支部的管理,加强对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帮助解决学生党员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保障党员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支委成员的政治堡垒作用。加强团结理念,牢记服务理念,深入学生之间,以自身的切身经验影响学生,影响身边的同事,以情感人,有力地引领集体作风,建立集体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和谐健康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

结 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做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是全党对高等学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一致要求,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利于中国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紧扣中国当前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探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办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占领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阵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契机,要结合建党10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把党建工作作为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学生党员入党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憨娃入党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
加强新毕业党员培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