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政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2021-11-24方程程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政务政府信息化

方程程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自然资源局,西安 710065)

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府政务服务应用中的日益广泛,政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现代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政务信息化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政务信息化能够实现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够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针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子政务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一)“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快政务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打造智慧型的政府服务体系,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与群众互动交流,能够使群众表达他们的需求及意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政务体验,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为民办事的效率。

(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实用性

服务型的政府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方便,使政府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更加高效。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平台,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储存、收集和处理,而且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实现数据的共享。系统平台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各个部门综合利用信息的效率,也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加强政策解读,也能够保障民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政府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所以,政府需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政府部门和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同时,信息化的交流方式也降低了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信息成本,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因此,加快政务信息建设规范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务服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政务服务信息化是政府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的电子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单指政府上网或办公自动化,也不是指建立政府网站、收发电子邮件等。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政务信息化只是信息技术部门的责任,并非主流业务。在政务信息化背景下,对政府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的改革要求认识不到位,导致政府服务的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政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大

数字鸿沟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政府部门,这个问题却非常突出。数字鸿沟的出现困扰着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实施。一方面,一部分弱势群体本身并不具备上网条件,但恰恰是这部分群体最需要政府提供政务服务;另一方面,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距也使得很多低收入家庭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政务服务信息产品。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很多地区在开展政务服务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偏远地区的政务服务信息经费严重不足,无法构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其次,很多地区的行政基础非常薄弱。开展政务服务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政府的内部管理部门和外部服务部门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否则政务服务信息化就无从谈起。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对政务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浏览政府的网页信息、查询相关的服务信息等,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和政府部门的网络沟通及互动,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从目前来看,有关政务信息服务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妨碍了政务信息建设的开展。例如,政务活动中的电子签名和电子证书是否具备完全的法律效力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环境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不断出现的新环境、新问题,对于法律法规的建设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四)网络技术固有风险的影响

网络技术虽然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固有风险。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层比较重视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也注重引入信息化的人才。但是对系统的风险管理、信息的跟踪、数据的备份,以及突发事件的公关处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太高,这种情况本身就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埋下了信息安全隐患。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攻击、网络监听和网络病毒;另一方面,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网络资源的管理方面往往存在权限和职责不明的情况,而且不断流动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员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信息技术风险的良好控制。

三、加速政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途径

(一)促进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

利用网络技术来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形式的引进,而是需要政府的工作人员转变工作观念。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引入和应用,还包括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时应该融入政府的管理思想,而且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各种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的特点,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实施的初期,政府的一些新制度、新规章在贯彻执行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加强对工作人员思想意识的引导,努力做到系统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三管齐下。

(二)明确建设的方向

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来规范和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是建设方向。只有明确建设的方向,才能够为后续的建设工作奠定基础。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网上办公工作。网上办公是针对传统的办公方式而言的,它能将以往的纸上办公转移到网络上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网络办公能让工作程序更加标准,工作更加规范。而且从目前来看,网络办公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要在现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要对网络办公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其次要加强信息传输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办公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减少会议、文件等事务性活动,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送和视频会议的召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视信息传输的技术问题。最后要推进网上办事。各级政府机关都应该积极地探索网上办事的形式,如在涉及工商、税务、审批等多种服务内容时,可以利用网上服务来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

在政务服务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很多地区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针对这一情况,各地政府应该加大政务服务信息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努力构建性价比较高的信息技术平台,同时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条件。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探索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引入信息化技术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智慧型政府服务的实现。

(四)整合数据信息资源

在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努力发掘信息资源的价值。首先,工作人员要将信息资源的承载方式从纸上转移到网上,让大量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形式的存储。同时,要做好备份工作,防止丢失和毁损。其次,要积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信息建设水平的提高。比如,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部分政府部门已经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人工机器人实现政务信息的查询和与群众的互动。

(五)加强基础建设

政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政务工作的不同类型,建设差异化的政务信息服务平台。而且,政府要加强平台的适用性,确保信息平台能够覆盖大多数的政务服务内容。同时,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应该统一技术的标准和管理的方式,积极地考虑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同时也存在固有的信息风险。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信息化平台的维护,做好日常管理,规范安全管理的流程,要对重要的信息文件做好备份,也要定期对信息平台进行安全检查,提高数据资源的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六)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法律建设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政府服务信息化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用法律法规来应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努力缓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法律法规滞后之间的矛盾。比如,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等多项法规。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政务需求的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在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理念,转变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方式,确保能够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实现线上服务、线上互动,提升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效率。本文阐述了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策略。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政务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政务政府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政务云上看政情
特鲁多:被政务“耽误”的网红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