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策略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二者思政职工

张 琦

(汾酒股份公司接待中心接待服务部,吕梁 032205)

引 言

在国企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并将其当成自身的文化特征、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从而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积极研究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一、当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况

国企思政工作主要将实现生产任务、党的政治目标当作宗旨,把团队精神的发扬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宣传当作内容,引导并规范国企职工的日常问题,组织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从而转化和消除负面影响与不良倾向。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内部发展目标、经营作风、价值观念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彼此关联、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国企只有重视二者的融合,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

(一)形式主义明显

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如应付群众、应付上级,只发放标语,从表面文章下功夫评比检查等。这些形式主义的行为给企业文化建设和国企思政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第一,使实事求是的伟大发展战略受到践踏,让其流于形式,浪费了财力、物力与人力。第二,对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党政干部、政府声誉、党纪党风遭到破坏,同时阻碍了国企干部的成长与发展。第三,将形式由内容决定,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本思想割裂。第四,对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产生阻碍,无形中破坏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极端化严重

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方面,人们对二者的作用与地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分别是消极化与扩大化。一些国企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无所不能”,可以“包治百病”,若能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则其它工作都能够迎刃而解。从理论上看,该观点并不正确,甚至对国企发展实践有害,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将物质、意识二者关系彼此颠倒,使物质受到的意识反作用被夸大,从而进入唯意志论的漩涡中。另一些国企则认为,应全面否定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该观点无视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带来的伟大成绩与经验积累,仅重视国企的各项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与意识、物质的辩证关系相互偏离,让物质决定意识变得庸俗化、绝对化,对物质受到来自意识的反作用视而不见,从而产生了形而上学错误。

(三)缺少企业精神

现阶段,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明确提出自身文化精神,即便勉强存在几条,也与空话、套话没有差别,如进取、拼搏、团结等千篇一律的词句,使人们无法看出国企的个性所在。这种口号形式的文化精神既发挥不了激励功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将管理层文化的匮乏、工作的懒惰的状况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国企主观上不重视;二是了解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不够深入;三是当地社会习俗带来的一定影响。

三、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一)借助企业文化促进国企思政工作

国有企业应构建国企文化,应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使思政工作的效果得以提升。这样不仅能够将和谐的氛围与环境提供给国企思政工作,而且国企思政的工作内涵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展,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合企业文化和国企思政工作。

1.加强党组织建设

应借助企业文化使国企内部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借助先进企业文化的全面构建,推动高效、廉洁党组织的构建,加强国企内部的党组织作用和领导地位,使党组织在国企中的建设得到不断强化,产生更强大的发展动力,提高国企职工的职业水平、工作素质与思想意识,构建一个勇于作为、业务精良、立场坚定的专业性工作人员团队。

2.创造和谐政治生态

国企先进文化能够将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给国企思政工作,进一步融合不同部门的齐抓共管情况,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合理的舆论导向,使国企职工形成命运共同体理念,认识到国企发展和个人发展息息相关,进而做好自身的思政工作。

3.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国企思政工作成果得到显著提升。借关怀慰问困难职工、文体比赛、联欢会、节日聚会等各类企业文化活动,使国企职工和国企内部党组织的沟通更加密切。应对国企职工的思想状态有一个实时的把握,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从而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综合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加深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融合的程度

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使得二者的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企可采用各种方式将其实现。借助整体融合与整体设计,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彼此促进,从而为国企飞速发展提供助力。

1.加深理念融合

在新时期,国企要想构建企业文化,就应始终坚持共赢互助、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借助团队理念重塑、整合企业文化,让国企职工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国企思政工作也是如此,应增加对国企职工思想意识发展的重视。由此可以得出,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对于促进职工深层次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其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理念的融合程度也更深。

2.加深制度融合

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将科学制度当作有效保障,国企思政工作也是如此,应以合理的设计为前提,融合二者的制度,借助统一的体系与机制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得到有效规范,从而推动二者的顺利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工作效果。

3.加深内容融合

通常来讲,企业文化教育、国企思政工作教育存在着大量相似的内容,公有制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都是二者的主要教育内容,强化教育上的协调与整合,可以防止撞车现象的发生,既提升了教育效率,又节省了国企资源。

4.加深方法融合

构建企业文化的方法和国企思政工作的方法存在一定相似性,党员干部与国企领导干部需要与国企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企业+党建”的全新发展模式展开积极探索,科学地融合二者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思路,产生一定程度的叠加效应,进而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二者的效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思政工作推动企业文化

为了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使二者实现共同发展,应重视思政工作的功能和特点,使企业文化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推动,做强、做实国企文化,以此来奠定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坚实根基。

1.利用思政工作特点

第一,思政工作具有体系完整的特点。思政工作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逐步建立了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借助其体系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文化的结构组织、体系方法、基础理论都能得到丰富和发展。第二,思政工作具有精神力量强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体系的保障,而且需要精神的保障。应充分把握思政工作中的精神力量,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到国企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关系,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第三,思政工作具有宣传能力强的特点。党在开展政治宣传相关工作时,不仅宣传范围广,而且影响深远,能够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对这一特点加以利用并开展国企文化宣传工作,能够使国企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可以让社会上的各类机构对本企业的文化加以了解,从而让国企文化形成深远的、影响广泛的辐射。

2.创新思政工作思路

第一,应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与国企思政工作机制。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落实和贯彻,构建国企文化、国企思政工作融合发展制度,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使思政工作起到引领企业文化、指导企业文化发展的功能。第二,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以思政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实举措。围绕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分解和细化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各项任务,对考核评价、分工责任进行落实,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从而将思政工作特点和优势向构建企业文化的动力进行转变。第三,将党员干部自身模范功能发挥出来。通常来讲,构建和宣传企业文化的先锋军是广大党员,借助党员思政教育、思政意识的强化,让广大党员干部对企业文化在推动国企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加党员干部认同企业文化的程度,对企业文化进行自主、积极的宣传,践行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与构建工作,为其提供强大的榜样力量。

(四)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思政工作

企业文化有利于国企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对于国企来讲,进行职工的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能够为自身的高质量、综合性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为此,国企政工干部、领导人员需要对构建企业文化的成果加以运用,创新国企职工的思政教育途径,从而不断提升职工思政教育的效果。

1.创新思政工作方法

近些年,国内企业职工的价值观、思想都表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若依旧实施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则国企思政工作便无法得到客观的教育实效。若借助企业文化力量对国企思政工作进行创新,则国企思政工作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丰富思政工作内容

思政工作对企业文化的灵活利用,能够使国企思政工作内容更为丰富。中国的国民经济离不开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发挥着强大的支柱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排头兵。而国企文化则起到社会主义观念践行、社会责任履行、学习型组织构建、创新思想文化等作用。因此,应利用企业文化对国企职工的思政工作内容加以创新,使国企思政工作的内涵能够进一步得到延伸。

(五)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个性化融合

为了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就应结合二者的融合实践与研究理论,扎根于各个国企的具体情况和我国的实际国情,对以往的文化建设经验、思政建设经验展开系统的总结,使相关研究与探索具有创造性。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构建企业文化和国企思政工作能够突出国企的特点、个性、生命力。因此,从实际出发是每个国有企业构建企业文化都应坚持的重要原则。

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国企思政工作,都属于管理工作中的社会文化渗透,属于国企融合自身发展战略、企业文化、思政工作的终极产物。由此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属于国企的一种个性化体现,并且不具备统一、标准的形式。国企领导干部也应合理地利用科学的经营模式、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品格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融合。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融合是否具备个性化逐渐成为了判断其融合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简单来讲就是不可复制性。若国企具备不可复制性,则更加容易产生核心竞争力,同时区别于其它企业,拥有不同于其它企业的独特性质,从而反映国企的历史延续、发展条件和生存之道,最终达到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目的。

(六)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共生机制

要想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融合,就应开创二者的共生环境,为二者的融合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要想借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彼此间的共生关系来构建共生环节,国企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应借助文化建设构建思想政治的共生环境,统一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观念与思想,以此为基础渗透国企的经营宗旨、生产目标、价值取向、发展理念等,把国企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动力充分激发出来。第二,应对国企经济建设、精神建设的统一加以重视,借助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融合,使国企职工的能力水平、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强化国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第三,国企应统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融合的教育与宣传工作,把二者融合共生机制贯彻到思政教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七)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功能

融合功能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二者融合的过程中,重点融合教育工作、协调工作与导向工作等功能。首先,应融合二者的导向工作。国企应重视职工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将其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其次,应融合二者的协调工作。在国企的发展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人力资源利益、企业利益的冲突现象,一旦二者存在冲突,如何及时地解决和取舍便成为国企需要思考的难题。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协调工作逐渐变成了缓解内部利益矛盾、确保国企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内容。最后,应融合二者的教育工作。所谓教育工作,主要是国企借助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对职工的政治思维进行培养的一项工作,从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法律制度等角度,使国企职工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奠定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基础。

(八)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活动形式

除以上几种融合路径,融合活动形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彼此融合的重要内容。对活动形式进行融合时,国企应始终坚持工作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借助教育性强、企业文化色彩丰富的活动,对职工的价值观进行培养,让职工可以对企业文化的精神展开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加强国企内部的凝聚力。例如,国企可按照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文体表演、体育竞赛、才艺展示等,国企借助这些活动充分渗透思政教育,让职工对企业文化切身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其思想水平与职业素质。除此之外,国企应建立企业网站,搭建沟通平台,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获得良好的条件支持,进一步推动二者的融合。

结 语

总而言之,研究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能够借助企业文化促进思政工作,加深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的融合程度,利用思政工作推动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思政工作,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政工作的个性化融合,从而推动国企发展。

猜你喜欢

二者思政职工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摇曳
思政课“需求侧”
职工摄影(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