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在基层实践中的意义与路径

2021-11-24申小兰

活力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党党组织

申小兰

(中共开江县委党校,达州 636250)

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和行动方向,更是当前我国在新时代加快深入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党、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历史关键点。我们党在十八大就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全面加强政府建设,着力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党继十八大、十九大之后在新形势下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科学化水平做出的一个新型战略总体布局,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的基本内涵

何为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笔者认为,它就是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执政理念、全心全意地为广大社会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政治理想信念,不断巩固转变我党关于治国理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和规范执行党的政策行为方式,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个与时俱进的重要总结和具体体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等各方面的功能作用,把服务型作为一种根本价值取向和职能定位的基层管理模式和工作形态。这里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二、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在基层实际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机构优化、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改进等措施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构建起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党的职责和功能所做的重新界定。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机结构和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自己的方法途径,努力做到从“管理型”政党走向“服务型”政党。

(一)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生动体现

十八大报告强调:唯有把党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党才能始终屹立于不败之地。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核心与精髓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责任的核心所在。“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意志和实际行动。在新的国际历史政治形势和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性民情,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这一理念和政治要求的再次明确提出,促使全党上下都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增强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人们了解党的第一扇窗口,也是连接群众与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才能真正做到顺应这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执政党,是我们党领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大调整

为什么我们老百姓现在的工资和收入都提高了,而“怨言”却多了?为什么各级党委政府在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等的民生问题上的投入增加了,而受到的挑战却更多了?其主要原因是在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移和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积极度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兴趣和需求更加强烈,迫切需要将“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性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和群众的主导核心作用,必须强调我们共产党要做到由“管理型”逐步走向“服务型”的过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为人民服务”切实地体现在可感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

(三)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新时代夯实基层组织的迫切需要

笔者认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决策工作在我们党的最高层,在党的核心;执行、贯彻落实则在地方;而最终实施则在基层。因此,各个基层组织在履行职能中要坚持党的重要定位,就必须把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具体地贯彻落实扩大到人民群众之中。当前,全党上下,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总体上都是坚强有力的,但有些基层组织和部分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观念、能力综合素质、工作作风与党的先进性等相关要求方面不相符。有的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勇敢闯、愿意拼的精神和锐气;有的干部不善学习,“双带”能力不佳;有的理念淡薄、服务意识相对弱化,工作中缺乏热爱和激情,对人民群众也缺少了关心;有的人作风漂浮,“蜻蜓点水”,甚至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等。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了部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动性、素质、理念、作风等都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努力探索和稳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从而不断夯实为人民而奋斗的执政理念与理想信仰。

三、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在基层实践中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锻造高素质党员团队是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的核心要素

要培养广大党员的自觉服务意识,必须加强广大党员的社会主义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服务本领。一是主动性。要始终做到我们党实现好、维持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与职责,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才能切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二是深度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纵深推进,基层人民群众的服务要求变得更具体、更实际、更迫切,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广大党员能否适应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是“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根本性关键,只有“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不断地增强“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奋发图强,不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是推动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

增强基层各级党组织服务意识。首先,要弘扬我们共产党密切关心联系人民群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实实在在地深入群众中去,往问题突出的地方走,将矛盾争议和纠纷都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其次,将加强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的重点。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这一工作主线,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其他服务型领导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建设一批新时代服务型领导干部、服务型人才队伍,着力提高基层各级党组织干部队伍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在基层实践中的根本动力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经济形式、社会结构、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人民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转变。我们党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建设,把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路线上去规划,放在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最新指导思想中去推进,放在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这个伟大目标中去认真思考,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工作理念和新的工作举措来不断加强新时代服务型政党的建设。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还要将新的发展理念贯穿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在我国建设一个更高素质、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服务型政党的目标。

(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在基层实践中的重要保障

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永恒课题,决定着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中国进入全面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既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和优良传统,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动力之源。在基层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地走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其所需所盼所思所想,时时处处将广大群众摆在眼前、放在心上,真正地做到亲民、爱民、为民,我们的党才会始终保持立于不败之地,群众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终做到密切中国共产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

结 语

总之,建设新时代服务型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层实践多元化发展的利益要求;是拉紧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心连一脉、同呼吸、共命运的纽带。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为构建一个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人民满意的高效能的现代化治国理政体系和服务型政党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党党组织
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在杭州举行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启示——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