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红色血脉 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

谢 韬

(娄底市委宣传部,娄底 417000)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野蛮入侵中国,而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民族危机空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唤起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英勇斗争。期间,湖南娄底的蔡和森多次写信告诉毛泽东,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系统地阐明了有关建党的性质、指导思想、阶级基础、组织原则、奋斗目标、国际主义原则,以及建党的组织步骤等。他还创办《向导》周报,成为“黑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成为四万万同胞的“精神食粮”和“灵魂指引”。

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宣传思想工作依然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做好党组织的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形象力的阵地,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和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在建党百年之际,宣传系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牢牢抓住“学习党史”这个基本点,深刻把握“统一思想”这个关键点,全面聚焦“凝聚力量”这个落脚点,立足新方位、找准新坐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一、从百年恢弘党史中汲取真理伟力,奋力答好时代之问

从陈天华“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的愤慨激昂到蔡和森“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雄壮豪迈,从华夏大地的满目疮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应运而生,在面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大潮中坚定地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战线更要把握好自身具体工作目标。

(一)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工作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培植精神家园,不断激发团结奋进伟大力量。

(二)要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深刻认真从战略全局去理解,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去审视,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角度去认识,增强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对照标准明方向、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促进全国上下在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上紧密团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要更好地让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更好地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四)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平台集中学习,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激发全员学习热情,提高全员思想理论素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含义和特点。

二、从百年初心使命中感悟人民立场,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从井冈山时期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到延安时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一)坚持党性

坚持党性,就是要从根本上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这是大原则,决不能动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增强党的意识,做什么事都要符合党的要求,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算时代不断发展、媒体格局不断变化,也要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

(二)坚持人民性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在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作为我们党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从百年光辉历程中见证跨越发展,深刻坚定理想信念

百年回顾,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我们总是能绝处逢生、化危为机,凭的就是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永不磨灭的革命意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红军“虎将”贺国中出生入死、屡立奇功,最后战死沙场;共产主义战士卢天放、卢良才为了开展革命工作,忍受酷刑、坚贞不屈;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勇救落水朝鲜儿童,将生命定格在21岁……信念如火炬、如明灯,照亮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照出了我党“忠诚映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豪迈气魄。在社会主义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出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的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伟大梦想的实力和信心。宣传思想战线更要客观把握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创新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拓宽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情感等领域与受众的接触面、辐射力和影响值,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永远点亮理想信念的明灯,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四、从百年丰功伟绩中凝聚文化力量,全面谱写复兴伟业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历史的纽带,贯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民族的记忆,连接着先贤、吾辈和后人;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有深厚文化记忆的民族,可以穿梭时空历久弥新;一个有强烈文化自信的国家,必将跨越国界观照世界。历史的大潮澎湃汹涌,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纵观人类文明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挺立潮头、激流勇进,既需要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作为后盾,也需要思想、文化、道德、精神等软实力来支撑。如今,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和挑战交织并存,特别是随着孤立主义、单边主义等的抬头蔓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言论论调不绝于耳,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必须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安定。因此,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认同感。

第一,要站在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主要防线,增强推动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使命感。要构筑精神高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用法律的权威保证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要深化理论武装、加强研究阐释、开展宣传普及,推动工作、提升形象。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构筑完善我们的精神家园,提高领导和驾驭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共同提高社会主义文明程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明程度体现和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文明风尚的综合反映,彰显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项立德树人、立心塑人的重要工作,不会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弘扬健康积极的价值追求,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空间。

第四,要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民希望有更高品质、更有个性、更多层次的文化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用好作品鼓舞人,以好服务涵养人,靠强产业愉悦人,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五,要提高国家话语权,构建良好的对外话语体系,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
文化与人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