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之源 薪火相传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1-11-24余丹丹

活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建党弘扬中华民族

余丹丹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安庆 246501)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习近平首次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有何深意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呢?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曾强调,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代表的“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源。从16年前的“红船精神”到今天的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如何确保党的先进性。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所言,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应运而生。彼时的中国极为贫弱,外寇入侵,自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主义革命难以为继,就连中国自身也几度处于亡国灭种的绝望边缘。而中国共产党就在如此的黑暗与绝望之中,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中国经济规模于2020年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占全球17 %以上,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该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诠释伟大建党精神,正是“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国之所需,也是吾辈之责。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各种思潮流行,但大都无法回答如何实现救亡图存的时代之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吸引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坚守理想、探索救国救民的新路,让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为什么别的主义或理论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境遇,而马克思主义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个时代,民族危亡、社会危机、人民屈辱。共产党的先驱对此有亲身感悟、切身体会,遂立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且始终如一、矢志不渝。无论是进行革命、建设还是推进改革开放、走向民族复兴,从未动摇,也从未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共产党人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一百年的伟大斗争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党成立不久即遭遇大革命失败,30多万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从地上爬起来,继续战斗。

有统计表明,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就有370万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赢得人民解放的钢铁长城,让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气概,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准备进行具有更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共产党是以革命者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在创建之初,党的先驱们就严明纲纪,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明确规定了申请入党者必须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申请入党必须“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并详细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这就要求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

共产党的先驱们大多能够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能为党尽职,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1927年,党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0人,有8位先后牺牲,他们是王荷波、杨匏安、许白昊、张佐臣、蔡以忱、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无一人叛党投敌,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铮铮誓言。像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很多……

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要求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重在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之力

革命理想高于天。透过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更加需要我们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善于从党的百年发展过程中汲取深厚的养分,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践行党的宗旨,永葆赤子之心

山河壮美,岁月峥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患难与共,靠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走过万水千山,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幸福,是党的初心。我们要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些基本命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我们要积极投身基层一线的火热实践,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攻坚克难最前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应矢志艰苦奋斗,阔步复兴之路

岁月为证,奋斗不止。一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改革先锋”王书茂、“当代愚公”黄大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这些闪亮的名字,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旋律。

结 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要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勇挑重担,负重前行,自觉承载革命先辈的希望,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动力,释放奋斗的力量,以铿锵的坚定脚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赶考”之路。

猜你喜欢

建党弘扬中华民族
建党百年礼赞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建党百年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