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特质及时代价值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革命中国共产党

彭 蕾

(江苏省淮安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淮安 223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在一百年的奋斗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辉煌且令人瞩目的,并且造就了内涵不同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不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质传统文化,也充分展现了人民进行伟大事业开创的精神财富。不断弘扬革命精神,通过革命精神对人民进行引领和感染、鼓舞,不但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本质。

一、革命精神的内涵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集中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意志品格,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和工作作风。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开创和锻造革命精神的发展史。

要想较好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需要将如下几个关系把握好:一是革命精神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二是不同时期革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关系;三是整个革命精神及其他具体精神形态之间的关系。

百年以来,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万分崇高的信仰,中国共产党面对重重困难,毫不气馁,将三座大山推翻并且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主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党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凭借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一批批敢于牺牲生命的烈士,一个个伟大的敢于奉献的模范先进,凝结成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深深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革命精神的鲜明特质

革命精神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形态,但其中却贯穿着基本的精神特质和内在品质。

(一)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仍然奋勇前进,这是因为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树立了十分崇高的理想。一百年来,这个崇高的理想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披荆斩棘,不断前进。正是共产主义信仰,让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诸多的艰难考验。

1.要想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注重对精神“补钙”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理想信念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精神之钙,人体缺钙会变弱,而党未及时补钙则会乏力。革命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钙。在当前时代,在进行中国人民精神谱系塑造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应用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要想做到这些,重点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其是一个总阀门。

2.要想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还要做到“两个维护”

这些也是考验党员是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内容,包括是否有足够的政治定力来应对重大政治考验,是否牢牢记住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是不是有着应有的工作担当和责任奉献意识,在利益面前是不是能够顾全大局。要让这个理念信念不断前行,同时将其作为实现目标的动力,为营造美好生活氛围树立坚定的信心。

3.要想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在当今时代,要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逐渐提升自我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身政治觉悟,针对奋斗目标,要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时刻清醒的认识。要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发扬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践行和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和持续奋斗。

(二)人民中心

1.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是新时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取得脱贫攻坚更大成效的良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权益,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就是因为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一个政治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共产党人总是发扬革命精神勇往直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前,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举国抗疫成效明显,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百年革命史,百年奋斗路,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三)优良作风

1.可以说,优良作风和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指出,党员同志需要谦虚谨慎,还要不骄不躁,同时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既拥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也具备优良作风的人格魅力。中国共产党无论是性质,还是宗旨,或是目标,都充分展现了优良作风,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凝聚起党的创造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党的优良作风,还是党的光荣传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2.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品格和优势

自我革命是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源泉。在我国不断革命、不断建设、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始终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成为我国坚强的领导力量,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永葆创新性及先进性。党的优良作风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以及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党的自我革命。我们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不断完善、持续革新、渐渐提高的能力。

(四)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向来以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著称于世。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奠定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继而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工作方法。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建功立业、书写历史、实现梦想,都离不开勤勤恳恳的努力和付出。这就需要我们像老黄牛一样,将汗水流洒在大地上,把奋斗书写在时间里,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只有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艰苦奋斗永不过时

过去提艰苦奋斗,是因为物质上的匮乏。今天物质社会好了,思想上也不能退化,放弃艰苦奋斗。在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艰难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苦卓绝的斗争,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继往开来。我们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五)牺牲奉献

1.牺牲奉献体现在革命和建设中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者和建设者。他们的名字已融入了党的精神谱系之中。马克思说过,“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在新时代,继承弘扬牺牲奉献精神,就是要以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只有国家形成正气盎然的牺牲奉献之风,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更好地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2.牺牲奉献体现在新时代奋斗中

抗疫和救灾是新时代投入人力物力较多,对国家动员和组织能力考验较大,彰显牺牲奉献精神较为普遍的国家重大事情。医护人员、武警官兵、志愿者等,他们是一群在灾难面前冲在最前面的人,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更是一群新时代牺牲奉献精神的代表。我们应当大力学习和弘扬这种牺牲奉献精神,从中不断汲取精神能量,将感恩之情化作奋斗动力,建设和发展好伟大祖国。

(六)开拓进取

1.开拓进取是发展之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光明的前途,更需披荆斩棘的奋斗。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深刻懂得,在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多么不易,面对的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多么激烈,我们必须开拓进取,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拓进取精神,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

2.开拓进取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能否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决定性因素,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能够敢于亮剑,面对矛盾的时候能够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的时候能够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的时候能够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的时候能够敢于坚决斗争的根本保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在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敏感问题上不迟钝。

3.开拓进取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

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硬骨头”“拦路石”永远是无法避免的考验,唯有鼓起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确保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在蓬勃朝气的指引下,不断进取,奋发有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始终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充满激情的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矛盾、艰难形势,以坚强的党性、昂扬的斗志、科学的方法攻克前进路上的硬骨头和拦路石。

三、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精神力量所在,也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继续发扬革命到底的精神

马克思曾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将革命进行底,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求发展的真理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就是“扬弃”。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生动诠释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特质。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迫切需要发扬攻坚克难,革命到底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需要我们继承光荣传统,发挥精神的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中心立场扎实开展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持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就是人民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概括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就在于把“人民”二字上升到国家意志、细化到制度体系、落实到具体行动。国家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多种力量的“协奏曲”,只有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形成合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以实干精神筑牢改革之基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回首既往,我们攻坚克难、屡建奇功,除了实干,别无密钥;展望未来,我们更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更要矢志不渝、不懈奋斗。我们强调实干精神,一是因为深化改革的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善作善成。二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们需要攻坚克难,加快发展。三是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尚未实现,我们需要继续奋斗,砥砺前行。发扬实干精神,就是脚踏实地,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目标。发扬实干精神,就是求真务实,要深入基层听听群众的需求和困难,面对民生问题的“沉疴痼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长期作战的毅力,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自身工作评判的标尺。发扬实干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做好本职工作。处理事务不仅要凭借过往经验,更要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提升工作水平。

结 语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既要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也要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不懈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