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4程涛涛

活力 2021年2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政治思想

程涛涛

(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长治 047100)

一、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思想更加活跃

在新媒体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思想活动的隐蔽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某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4.7 %的员工表示,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会考虑积极解决;48.9 %的员工认为,待遇不好就要跳槽。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关注员工的现实思想反映,对他们所面临的矛盾进行疏导和解决,不使矛盾激化。当然,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抓普遍性的问题,更要抓特殊性的问题,不仅要兼顾一般,而且要关注个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拓宽视野,对工作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治理,防止工作上的“单打一”和顾此失彼。

(二)管理人员对员工思想政治情况的掌握还不深

近年来,到企业基层了解个别员工的情况,总感到一些管理人员谈老情况多、谈新情况少,上下知道的多、不知道的少。从发生的问题看,往往在视野之内的个别人很少出事,而视野之外的个别人却出乎意料地出了问题,让人“大吃一惊”,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结果,必然性表现为量变过程,偶然性表现为质变过程。个别人身上发生问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偶然事件的背后,一定蕴藏着工作不落实的必然原因。基层是一个流动体,人员的思想始终处在变化中,个别人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老的个别人转化了,还会出现新的个别人,即使是同一个个别人;今天思想做通了,明天一遇到新的情况又可能反复。必须有反反复复抓工作的韧劲,才能解决问题。

(三)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

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认为,企业出了思想政治问题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事,似乎思想政治问题与企业发展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其实不然。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随时处在同周围其他事物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之中。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综合治理是一个大系统,思想政治稳定和事故案件是大系统下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子系统。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特性,又有不可分割之处。从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与企业全面建设的关系看,它的确是衡量企业全面建设的“试金石”。哪个单位发生案件,就会造成全局的被动;哪个单位出了事故,就可能导致管理上的“疲软”。从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与领导机关的联系看,它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工作,唯有“渗透”进去,抓好结合,才能见其功效。从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与当今社会大背景看,员工的思想时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有效遏制事故、案件,还需借助社会、家庭的力量。综上所述,防案件、防事故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实行“大治理、大思想政治稳定”,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制,建立齐抓共管的立体思想政治稳定网络。

二、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形势,增强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既要抓员工,又要抓管理人员。近年来,各企业在防止员工“激情上访”方面想了不少方法,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管理人员自身教育管理投入的精力还有些不够,导致在个别管理人员身上发生问题。从上级通报的各类事故案件中发现,61 %的思想政治问题是企业管理人员引发的,这足以说明问题。所以说,管理人员既是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管理人员盲目、恶意的思想政治教训说明,加强对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教育已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务。为便于操作,要把有关制度具体化,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研究制定管理人员管理实施细则,使管理人员便于执行、群众便于监督、领导便于评估。

二是既要抓后进层,又要抓先进层。量变引起质变,质变诱发突变,先进与后进是相比较而言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实现质的飞跃。少数企业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例如,某国有企业体制编制调整之初,修理所员工张某成绩突出,被选调到机关担任保管员。后来企业效益下降,他被要求下岗,致使思想滑坡,成为了顽固的“上访户”。事实告诉我们,不仅要解决后进层中个别人这一难题,更要把先进层中的个别人作为关注的焦点,两者不可偏颇。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三是既要抓建制单位,又要抓小散远。应当说,抓好小散远单位建设是应该持续开展的工作。但有资料显示,小散远单位仍是思想政治问题的高发区。它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抓住主要矛盾。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盯住最薄弱的环节,在抓末端落实上持之以恒。针对企业一些营销点分散难协调的实际,企业应指派机关人员在各个营院设立常驻协调组;为防止勤杂人员失管失控失察,应组建公勤队,制定公勤人员教育管理细则;为加强人员管控,制定“跟踪卡”,落实走前有交待、期间有联系、思想有汇报。

(二)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企业思想政治网络

一是增强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抓总”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综合治理,关键在于班子,第一位的还是企业高层要重视,布置工作时,要把它列入高层议事日程,检查工作时,要不忘督促指导,讲评工作时,要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做到常议常抓。针对改革、执行大项任务等不同时机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要求,防范易发性问题。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不断化解矛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可走,必须经常抓、持续做,“一盯到底”,才能收到成效。

二是发挥企业机关部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能”意识。机关要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按照思想政治责任制,结合本职工作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安全保卫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及时报告、处置情况,工作出现矛盾和“撞车”时,要主动协调、理顺关系。“败莫败于不知责”,为便于操作,把各部门的职责向业务科量化,向人员细化,较好地用科学理论和制度指导实践。

三是强化员工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参与意识。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佳效果是把人人都“防”住,最理想的状态是让人人都参与。只有充分依靠广大员工群防群治、齐抓共管,才能形成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防的综合治理格局。在参与意识的培养上,在员工中叫响“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口号,在车间中开展“思想互帮、工作互促、生活互助、守纪互警”和“安全常识、安全格言、安全预案”活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和防范,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督察员的良好局面。

(三)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指导工作,筑牢员工当主人的思想根基

一要布好信息网,重视发挥管理人员骨干的作用。众所周知,做好个别人的工作,单靠几名承包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网,把骨干组织起来;需要撒网,靠骨干发现问题;需要收网,靠骨干及时反馈情况。这样,动态中的情况便容易掌握,工作就有了预见性。在企业中广泛开展“管理人员身边无死角、党员身边无后进、班长身边无失控,人人争做思想工作模范”的“三无一争”活动,摸索总结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的“三转四看、五时六信”“四式谈心”等十余种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新招法,对“如何消除员工对管理人员心理封锁”“如何开启性格孤僻员工的心扉”“如何对员工的逆反心理进行疏导”等问题进行研讨。

二要注重好细节,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讲的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安全工作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之中,隐患苗头多是细小不易察觉的,只有细才可能不出差错,只有细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细才能纠正彻底。在管理上,注重在细节上做文章,列出注意的事项、落实的具体步骤,让每项工作都有“流程图”,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卡”,每个重要部位都有“警示牌”。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总结梳理防范细节,制成“口袋书”发给每名员工。

三要坚持好制度,着眼实现管长久的作用。经验表明,依靠规章制度抓指导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可靠保障。要在动态中准确掌握个别人的情况,必须从坚持制度抓起。教育管理人员骨干按照“一线工作法”办事,即“领导一线指挥、管理人员一线锻炼、工作一线推动、典型一线培树、问题一线处理、服务一线保障、安全一线确保”,只有常到员工中间看、常到班排串、常想身边事、常找他人谈,久而久之,通过信息的实时传播,实现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处置问题、掌控局势,从而较好地解决以往见事迟、处置慢、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