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法律规定

2021-11-24包冬冬

劳动保护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特大事故双重排查

文/包冬冬

不久前,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这起事故造成26 人死亡,138 人受伤,是今年影响最大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其直接原因是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腐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然而,这起事故背后更为严重的是,事前风险管控不到位,事后隐患治理不彻底。从调查报告可见,事故建筑物下方有燃气管道穿过一事从未被告知,事故管道从未有人巡查;管道发生燃气泄漏后,应急处置出现严重错误,抢险人员在燃爆危险未消除的情况下结束处置……

风险管控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已经成为大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管控住风险,治理好隐患,必须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突破口。

2016 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及《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明确要求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包括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措施。

9 月1 日,《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从文件要求上升到法律规定,双重预防机制不仅是对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客观要求,将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源头治理。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始终是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始终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关键人物”。

作为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规章制度,全方位、全过程深入排查本单位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施工场所、环境条件、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建立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组织职工全员参与,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保障体系建设所需资源和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考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也要负责监督检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成效,并定期组织绩效评估。

自2016 年开始,全国多地已经在探索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路上,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2020 年6 月,山东省青岛市被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地区至今,借力信息化平台,与辖区内50 余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共同发力,趟出了一条抵御风险的特色之路。

希望乘着《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实施的东风,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揭开新的篇章,助力全国各地实现“遏重”的目标。

猜你喜欢

特大事故双重排查
奋勇拼搏攻坚克难 全力以赴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发布坚决防范遏制重大特大事故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如何排查并改错
重特大事故频出 安全生产形势令人担忧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