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措施浅析

2021-11-24刘世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珠江水运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素质航海船员

刘世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1.引言

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船舶相关工作,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近年来,全世界遭遇新冠肺炎侵袭后,船员处于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面临着船舶进出港、船员换班困难等引起的艰难工作环境,导致船员和学生对船员职业认同感进一步降低。为鼓励学生从事船员职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工作。

2.航海类专业职业教育现状

通过了解航海类专业学生发现,多数学生入学后认为船员职业艰苦,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少数学生具有较强意愿从事船员职业,在校期间能够怀着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总体而言,热爱航海事业、愿意上船工作的学生占比不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教师对学生职业教育和引导不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教师一般会兼任班主任工作,但是,教师通常科研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学生生活以及做好职业教育和引导工作。另外,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和考核机制普遍不够完善,教师队伍中也存在榜样教育不足、责任心不够强等现象,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其是学生思想和职业教育的引路人,职业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以致学生对职业发展认识不足。

2.2 教师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

航海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进行船员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海上航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还要参加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通过后才能上船工作。随着现代航运业对高素质船员队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部分教师由于非航海类专业出身,缺乏船上工作经历,对高素质船员队伍的培养难以驾驭,当学生对专业产生疑问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难以给予满意的处理,甚至自我否定船员职业。“双师型”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航海实践经历,能够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专业信息,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掌握现代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其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高校通常主要以科研成果考核教师,并未重视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兼任班主任等,以致教师始终将工作重心放在发表论文、评职称等方面。另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面对新征程、新技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在教师队伍结构方面,也存在配置不合理以及数量不足等问题,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难以有效建设,甚至出现专业教师兼任与其专业背景差别很大的班级班主任的情况,不利于发挥班主任教书育人的作用,也不利于传播航海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船员职业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航海的信念。

3.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措施浅析

航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船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结构和职业意识发生较大变化,多数学生及家长对船员职业认同感不高。此外,在疫情影响下,船员工作环境艰难,船员及家属幸福指数下降,更加降低了在校学生从事船员职业的意愿。但是,海上运输离不开船员队伍,航海类院校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船员职业。

3.1 掌握教育方法,提高管理能力

班主任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桥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系统了解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相关内容,并合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及管理艺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兼任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应充分认识到培养高素质航海类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学习,主动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航海类院校应定期组织召开学生管理工作交流会,探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心理教育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船员职业的认同感。

3.2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使命责任感

青年教师通常具有充足的干劲和强烈的使命、责任感,高校要充分利用青年教师的优势,不断激励他们提升自我。航海类院校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以增强他们对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恪尽职守,潜心育人,真正起到全程、全方位育人作用。另外,要严把航海类专业教师职业准入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在考核评价时,要突出教师教育引导作用,以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为主,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他们以德立身,以身作则,热爱航海,热爱船员,全心全意做学生的引路人。

3.3 传递前沿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生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认识较少。入学后,他们希望了解专业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等,以便明确学习和发展目标。多数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完成学业,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留级、退学。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主动引导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认识航海类专业,并使学生了解航海类专业发展现状和就业方向等信息。“双师型”教师不仅熟悉本行业,还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航海类院校应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通过“双师型”教师兼任班主任、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使其将本行业前沿信息和技术传递给学生。还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解读船员职业,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航海类专业内涵的认识以及投身航海事业的意愿。

3.4 注重弘扬航海文化,培育高素质船员队伍

随着科技发展,船舶制造技术日益先进。目前,大型船舶造价动辄数亿元甚至更多,显然,船员对其生命、船舶安全以及海洋环境负有重大责任。从保障船员生命和财产、保证航行安全等方面出发,必须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培育高素质船员队伍离不开职业教育和航海文化建设。航海类院校应重视航海文化和职业教育对学生从事船员职业的影响,强化课程思政和实践教学活动,注重把优秀航海文化传递给学生,可以利用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航海文化活动、航海知识竞赛等,使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在岗位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提升。

4.结论

现代化海上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船员队伍。航海类院校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外,应努力建设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船员职业。社会各界应进一步宣传船员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呼吁提升船员职业的地位、待遇和幸福感,为培育高素质船员队伍以及加快实现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高素质航海船员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大航海争霸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