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2021-11-23梁妙娟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对策

梁妙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学手段的更新,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个性化的知识理解切入点和解题思路,促进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探究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便成为数学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对策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让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更加条理化,从而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地掌握直接、间接和未知条件。思维导图在保持学生思维清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围绕每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意义和方法,从而避免课堂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调动學生解题思维

思维导图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其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和思考过程。在绘制具有不同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文字、符号、图像、颜色等,综合考虑各种数学元素的应用,突显知识的重难点,这也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梳理数学知识,调动解题思维,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看到数学问题不加思考的现象并不少见,这说明学生的思想不够开放,不能从多个层面分析问题。创新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化复杂为简单。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分解数学问题,同时,在绘制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选择数形组合或流程式思维导图,使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在延伸思考,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比较各种数学方法,寻求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计算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算理、数学运算法则、知识点较多,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这也导致学生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却不能完美将知识点整合联系起来,找寻不到两者间的关系,不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进而导致遇到数学计算题型时,不清楚该运用哪个知识点和计算公式,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分散。教师借助于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计算知识体系,在串联知识体系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整合集中,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二)利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复习

一个单元的课程往往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但是一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又是有联系的,它们共同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这和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是同一个意思。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在让学生对于单元知识进行复习时,可以先引导同学们把本单元所有的知识进行简要的提炼,在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内容,这样能够让同学们发现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学们对单元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与理解以后,就能更加轻易地将单元知识总结在一幅思维导图中。

老师在让同学们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对于知识的深层复习,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主动去思考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还能强化自己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比如在《测量》单元中,以测量作为核心词汇可以延伸出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单位三个分支,然后在这三个分支中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更为详细的知识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国际测量单位,这是将思维导图融入单元复习的有效方式之一,经常利用思维导图对于单元知识进行复习,有些学生能够养成善用思维导图的习惯,让学生们思维更有条理且重点突出,便于记忆。

(三)运用思维导图总结解题方法

数学实际问题的数量无穷无尽,生活中每一处场景、每一个物体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当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实际问题时,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远远不够,还需要归纳分类问题,化复杂为简单,逐渐形成一题多解的思想。思维导图具有结构清晰、内容简洁的特点,是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例如,在解决“方程”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出用方程解题的特点,然后在各个分支中细化解题步骤,包括等式的概念、方程思想、问题条件等。再比如,在解决“百分比”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百分比”作为关键词,以图表绘制方法为分支,带领学生细化利用图表解决百分比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三、结论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老师也要意识到,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不会对每一位学生都发挥有利作用。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存在差异,所以老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做梳理,课下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强化自己的知识基础。学生仅仅依赖于课堂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胡继林.浅析学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2020(7):161.

[2]徐建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10).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