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好“钱袋子”,反诈防骗有新招

2021-11-23金晨

科学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钱袋子陈女士反诈

金晨

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北京市民陈女士遭遇过网络诈骗,网上一名陌生人突然添加陈女士为好友,声称只需关注公众号刷流量就能赚点零花钱。陈女士觉得方法简单,便按对方要求尝试了一下,果真赚到佣金,前后有几百元。

后来,对方又联系陈女士做投注任务。“对方给了个软件的链接,在软件上投注金额,不到一定金额不能提现。”陈女士说,她在对方的忽悠下坚信做完任务就能拿钱,直到被家人制止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刷单、投注、佣金、提成,只要跟这些关键词沾上边,肯定就是诈骗。”侯齐耘是一名高校校园安全宣传志愿者,他解释道,陈女士遭受的是刷单类诈骗。骗子通常以刷信誉、刷销量为由让受害人进行网络刷单,承诺交易后返还本金并提供额外佣金,但最终都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甚至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或缴纳保证金,骗光受害人的钱财。

“起初都能尝到甜头,等到后面投入的金额越滚越大,受害者就只有苦头吃了。”侯齐耘说,除了刷单类诈骗,“杀猪盘”类诈骗和贷款类诈骗也是十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骗术越来越会伪装,更有诈骗团伙将黑手伸向了受众更广的短视频平台。

智能“卫士”显神通

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2021年初正式上线,成为反诈防骗的智能“卫士”,在防范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民下载体验后会发现,“国家反诈中心App”主要提供三项功能:一是针对网络陌生的来电、短信以及App进行实时的预警;二是对不明网址和来电进行实名举报;三是提供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帮助群众识别。

此外,“国家反诈中心App”还为用户提供风险查询和身份核验功能。通过风险查询,用户可直接输入将要付款的账号,查询其曾经是否涉诈。在“身份验真”功能区,用户输入可疑的手机号就能要求对方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人脸核验,双方都可查看核验结果。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后,用户遇来电还能收到预警提醒,从源头封堵诈骗发生。

“骗子的最终目的都是骗钱,无论他们的手段多‘高明,收款账户和手机号码总会露出马脚。”侯齐耘说,骗子们为了隐匿身份躲避警方追查,通常都会使用非法获得的手机号码联系受害人,收款账户一般也存在风险。“国家反诈中心App”恰好抓住了骗子的两处要害,收款账户和手机号码都不能通过验证,用户大概率就能判断出对方是骗子。

2021年前半年,“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全国注册用户已超过6 500万,向用户发送预警2 300万次,接受群众举报涉诈线索65万条,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道反诈防骗的“防火墙”。

民警“连麦”宣传反诈

“我是反诈主播,请问对方什么主播?”

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民警陈国平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反诈宣传的故事引起广大网民关注,网红民警“连麦PK宣传反诈”迅速成为热议话题。

一身警服、一个敬礼,外加一句标志性的“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在陈国平的直播间里,反诈防骗是主题。有些主播为了应对陈国平的“灵魂拷问”,提早打印好“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链接二维码,主动“交作业”。有的主播还讲述自己或朋友的受骗经历,让网友们引以为戒。

“我就算浑身是铁,一年能破几个案子呢?”陈国平曾在直播时表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破难度很大,即便有的案子破了,老百姓的钱也早被犯罪分子挥霍干净了。所以与其追着骗子跑,不如多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至少要让大家都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做好防范。

一晚上6个小时的直播,直播间最高78万人同时在线,观看量超过8 000万次,陈国平不仅成为反诈直播界的“顶流”,还助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反诈宣传的新潮。在广东深圳,只要市民现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就可以和威武又可爱的警犬拍照互动;在湖南邵阳,民警们用推销广告的形式拍摄反诈广告,实景还原受害人被骗的惨痛教训,让防骗反诈的观念“入脑入心”。接下来,陈国平计划拍摄反诈连续剧,向更多老百姓普及反诈知识,朝着“全民反诈,天下无诈”的目标再进一步。

猜你喜欢

钱袋子陈女士反诈
我给老爸上课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李世钦 把独特资源变为“钱袋子”
“让钱生钱”?大多只是个传说
打工妹做生意被骗走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