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经济”为何屡屡变成“银发陷阱”

2021-11-23郝冬梅

金秋 2021年15期
关键词:明码标价银发陷阱

※文/郝冬梅

近年来越来越多“银发族”走进美容院享受身体调理。近期有报道称,上海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在一家美容美发机构消费高达200多万元,其中某一天就消费了40多万元。此事被曝光后,引发舆论轩然大波。“银发经济”屡屡变成“银发陷阱”,似乎已成社会公害。(5月16日《法治日报》)

面对“老人在美容机构消费200万”的新闻,网络舆情燃烧起来:有的人说,这老人的钱真是太多了;有人说,不是谁都能被骗200万的,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资本;还有人说,现在的老人就知道花天酒地,给儿女留下不好吗!这不是浪费钱财吗!

是的,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只看到老人的“钱太多”则是关注点的一大错误。在这起“老人在美容机构消费200万”新闻面前,我们更该追问的是:这笔收费是不是合理的。所谓的“明码标价”是不是有“价格欺诈”的嫌疑。比如,其中一天,这位老人在这家机构,一次性就消费了40多万元,到底消费的是什么!因此,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老人在美容机构消费200万”实际上就是一封举报信,需要去查一查,看一看。

随着银发时代的到来,涉及老人的生意越来越多。商家也都有一个共识: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老人的钱最好赚”“孩子的钱最好赚”。老人和孩子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老人的钱最好赚”,从积极意义上来说,说明老人的消费观念转变了,不再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了。商家知道“为谁服务”,商家知道“服务老人”。但是,这必须有一个基础,对于商家而言需要坚守“诚信经营”的商业底线。对于老人而言,需要做到理智消费,再有钱也不能往骗子的口袋里“硬塞”,再有钱也不能“浪费”。

一句话,不能让“老人的钱好赚”变成“老人的钱好骗”。

在屡见不鲜的“银发陷阱”中,需要加强老年消费行业和市场监管惩处力度,让“专门欺骗老人的商业机构”没有机会。

银发时代,需要打造更好为老人服务的市场经济,要让“老人经济”更加规范,实现“明明白白消费”。但是,“明明白白消费”却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明码标价”,而“价格公道”才是根本的基础。只有“老人经济”健康了,“银发产业”才能长久。

猜你喜欢

明码标价银发陷阱
送返迷路人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银发心事
天津:房源不明码标价或虚假标价消费者可举报
两部委联手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专项检查
陷阱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