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B.NET 程序设计”课程实例化教学研究

2021-11-23夏惠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控件程序设计实例

夏惠君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0 前言

目前,在新工科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开始接触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在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当中,VB.NET 是较为热门的选择,“VB.NET 程序设计”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在教学当中融合实践教学,同时,本身复杂的语法规则和丰富的可视化环境也是“VB.NET 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师在“VB.NET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实例化教学,发挥这种教学方法强大的功能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维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面向对象编程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避免过去传统的纯理论性教学模式。实例化教学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技术支持,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该教学方法的开展得到了更大的力,值得在VB.NET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当中应用,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VB.NET 语言实例化教学的基本过程设计

实例化教学的核心是把教学内容当中难度较高并且具有较强重要性的抽象知识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表现,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更好的吸收了解,并适当的对内容进行延展,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知识内容,使其真正掌握知识内容[1]。

VB.NET 语言的实例化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基本是在某个知识点教学的阶段,先将该阶段的内容提取出来,找出一个和该知识点有较强关联的案例,将案例当中运用到的VB.NET 语言知识作为该阶段教学的主线,将其他细节部分的案例作为拓展,将完整的知识点内容传递给学生。在引导学生解决案例当中的问题时,通过让学生仿照案例当中的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不断收紧要求和条件,让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得困难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完成教师的教学目的[2]。

在使用VB.NET 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和案例选择需要结合班级当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集体特点,制作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学习情况的课件,让学生对规则和算法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形象生动的视频、演示动画等教学资源,将原本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文字知识从书面转换为可视化的内容,并将知识点内容制作为直观可视化的构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侧重,抓住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问题条件设置和最终评价当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的补齐短板[3]。

2 实例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有效途径

VB.NET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程工作当中运用的各种基本知识以及常用的基本算法,这是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2.1 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案例选择

面向对象的编程,是以类和对象为基本单元进行编程,编程序不再是面向过程的模块,而变成对象的引用、对属性值和方法程序的修改和代码设计,程序的执行也由线性化变成事件驱动的随机化。而表达方式也变得更复杂。面对具有一定编程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想尽办法设计一些典型的实例,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具体化,形象化[4]。

从本科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对难以理解的VB.NET 语言内容,如果利用具体的实例演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所蕴含的基本内涵,学生理解之后的心情必然会愉悦,从而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讲授时间间隔数函数DateDiff()时,可以现场提问一个同学,假设他的出生日期为2000 年3 月18 号,就可以利用函数DateDiff(DateInterval.Year,#3/18/1988#,Now)计算他的年龄,而不断地改变参数DateInterval.Year 选项,就可以计算出该同学从出生到当前的月数、天数、周数等。也可以利用该函数计算出当天离毕业还有多少天,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函数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和位置[5]。

2.2 常设可预见错误进行案例选择

例如,在VB.NET 中窗体中利用循环设计一行移动的字幕。第1 步,由教师创建一个VB.NET 项目,从中引出.NET 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中的标题、工具栏、菜单、窗体、工具箱、属性窗口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在前面介绍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对.NET 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具有感性认识。第2 步,介绍和分析本例的预期目标,从此引出实例背景图案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选择窗体属性、如何改变窗体属性的默认设置等操作。第3步,分析实现字幕的动态显示需要添加的控件,以此引出在窗体中如何添加控件方法。第4 步,让学生熟悉标签控件的常用属性和用法,以及实现移动字幕的效果必须利用Timer 控件的功能,添加并设置Timer 控件的属性,介绍这些属性与移动字幕的各种运行效果的关系。第5 步,引导学生初始化窗体,编写自动执行过程Timer1-Timer()代码,然后运行程序,让学生真实感受移动字幕的效果。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演示修改标签和Timer 等控件的属性,观察移动字幕的快慢、前景色、背景色与字体等效果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步骤、思路和技巧[6]。

2.3 针对主要语言规则进行案例选择

VB.NET 语言当中的知识点内容中,有一部分重点内容其抽象性较强,并且部分内容往往起到了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作用,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VB.NET 语言的实例化教学当中,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层次性,需要循序渐进逐级提升难度,在案例引用方面也需要以简单易理解的案例作为引入内容的媒介,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较为简单的认知,循序渐进地利用各种案例将知识内容进行串联,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案例当中的问题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借助实例化教学能够将VB.NET 语言当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使学习过程形成成一套完整的线性流程,整体上循序渐进,难度逐层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规律,对此,教师应该在VB.NET 语言的教学当中,针对不同阶段VB.NET 语言的规则进行案例选择,提升案例的针对性[7]。

3 优化教学过程是改进教学方法有效途径

VB.NET 程序设计的教学工作当中,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阶段,VB.NET 语言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能够具备动手实际编程的能力。在进行动手编程的实际操作之前,学生需要对VB.NET 算法有充分的理解,并且在不断的实践练习当中积累经验。

3.1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课堂信息密度

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VB.NET 结构的塑造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能够通过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实现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以实际操作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替代传统的常规知识讲授,提升课堂整体的立体效果和具象效果,同时,还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简单的Flash 动画就能够模拟出VB.NET 算法的运行效果和其中代表的问题,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学生的想法也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快速地、具象化地展示,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提升课堂效果。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效果能够有效地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和难以推演的结果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吸收[8]。

3.2 通过团队建设优化实践教学过程

VB.NET 的实例化教学还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主组队或以教师分组的形式形成编程团队,针对教师提出的实例,根据其中的条件和需求进行团队协作,通过科学的分工合作,让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习各种功能和控件。

4 结语

实例化教学已经演化成为传统授课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获得感性认识之后,再去理解一般的理论概念就会显得简单明了。精选实例、制作动画等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主动学习则是确保学生本人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控件程序设计实例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关于.net控件数组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ASP.NET服务器端验证控件的使用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基于嵌入式MINIGUI控件子类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Spreadsheet控件在Delphi数据库系统中的编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