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

2021-11-23白晶晶

活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政工煤炭企业职工

白晶晶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戴河海滨职工休养中心,秦皇岛 066000)

引 言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使企业职工树立文化自信,并认同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发展的向心力,所以,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具有相互融合的先决条件。在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中,将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理念等融入其中,以实现政工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深度渗透,建立企业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意识,提高企业的产量与销量,改变消极怠工思想,端正企业职工的工作态度,保持生产发展的初心,以实现煤炭企业的稳步前行。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精神与文化财富。运用企业文化确立企业精神,践行企业发展使命,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职工的行为准则,其是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也是建立集体人格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企业灵魂的一种展现,是企业发展、竞争、生存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要想可持续性、稳步地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的引领,运用企业文化中的五个重要元素,以强制或者引导职工群体,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积极投入工作中。一是企业环境,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社会形象、经营方向等;二是价值观,建立企业职工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职工可采用统一的标准,确定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要求;三是英雄人物,可以是企业的核心人物,是职工学习的榜样,或者是将企业文化人格化,引导职工向企业文化靠拢,对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四是文化仪式,是指企业的各种表彰、文化活动等,体现的是寓教于乐;五是文化网络,是指企业非正式的信息交互渠道,可如实反映基层职工的看法和建议。

二、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煤炭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依据党中央政治工作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工作积极性较高,宣传到位且全面,其采用强制性的工作手段,如考核、情况报告等方式,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要求企业职工报告自身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进而提高政工工作的成效。然而强制性的文化要求,会使企业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煤炭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其对生产数字、盈利水平更为关注,而企业文化建设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工作成果无法通过数据进行展示,进而导致煤矿企业对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现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四点。

(一)难度

政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一定的职工群体基础。为了加快两项工作的融合速度,在硬性推广的情况下,职工群体出于对上级的敬畏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难以形成长时间的建设效果,工作成效有限,并且与政工工作的目标相背离,使得职工对政工工作产生错误的认知,影响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精度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企业制度。煤矿企业制度严谨细致,实用性良好,明确了企业领导、管理层、职工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对企业各项工作进行全流程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执行偏差,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并且会对一些工作的开展形成一定掣肘,制度的精度不够,影响企业制度设立的初衷。

(三)深度

政工工作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但由于企业政工工作繁忙,负责多重事物,需要政工工作按时完成,执行到位,增加了政工工作的压力与难度,致使政工工作忙于应对,工作缺少全面性且深度不够,违背了政工工作入脑入心的要求。思政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新鲜度

企业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企业看不到效益,与企业的产量与销量相比,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动力不足,难以形成长期建设的局面。部分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与政工工作,如开展企业知识竞赛,为了开展竞赛去进行文化建设,或者是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进而带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呈现短期行为,具有一定的新鲜度,难以实现长效化的建设机制。

三、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途径

(一)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1.加强企业文化推广

营造煤炭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政治引领与导向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并积极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借助网络平台,搭建企业文化建设沟通交流平台,广纳职工建议,征求职工意见,营造积极的文化建设氛围,并通过企业工作群,将企业文化渗透企业各个角落,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进步。

2.优化管理机制

将工作结果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管理机制需做减法:一是消减各种制度中不必要的内容,简化工作环节,建立高效的工作体系,并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重新梳理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制度需精细化,注意工作的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三是确立企业制度建设思想,明确工作任务,真抓实干,以加快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二)准确把控建设时机

政工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必然会引起利益冲突和新旧之间的碰撞,而且相关人员对融合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导致融合进度缓慢、思维动作跟不上进度,影响两者融合的成效。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之后,思维动作应稳准狠,事先做好谋划,当出现融合时机时,要准确抓住、抓牢,以便将构建的企业制度、规章准则落实到位,发挥出企业管理的效能。

(三)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领导者作为企业的主心骨,其对企业职工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需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运用企业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策略,促使职工跟随自身的思想与动作,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传递给职工,以形成企业政工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大局。领导者应认识到自身在融合中的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传递给职工,以促进企业职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四)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工作能力

1.端正意识形态

部分政工人员开展政工工作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动力不足,意识形态不端正。但是从经济方面分析,政工人员的动力来源是为了生活,没有实质性的错误。为了保证政工工作的持久、有效,可将政工人员的薪酬待遇与企业利益进行关联,以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工作,为企业政工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助力。

2.正面宣传

政工人员要利用语言去宣传企业文化,工作要做到位,并建立长期的工作计划,而不是短期的建设行为,保持建设工作的持续热度,防止其断崖式下降。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促使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融合后发挥效力,逐步推进职工形成自觉,深度融入企业职工生产与生活之中。政工人员需以身作则,成为职工的表率,积极执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不可有双标的工作思想;在实际的政工工作中,要平易近人,与企业各个部门、各层级职工零距离接触,实现政工工作扎根基层,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的深度渗透。

结 语

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实到企业基层,将企业职工真正团结在一起,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要求,将民主管理执行到基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的基层职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以充分发挥出企业的内在实力,构建坚不可摧的企业发展基础,实现煤炭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政工煤炭企业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烟草企业政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基层政工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企业的影响研究
刊发郭沫若佚文《宣传要领》的《政工通讯》
职工摄影(2)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