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形势下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21-11-23欧阳萍李绮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3期
关键词:岗位人工智能大学生

文/欧阳萍 李绮琳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及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就业趋势相对稳定,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全国的就业总人数发生转变。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2020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1]。

由于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国内外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企业所提供的岗位随之减少,导致2020年有大量应届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让2020年大学生的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国内就业岗位本身供不应求,再加上原本选择在国外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会更改意向选择在国内就业,国内就业就会形成上下挤压的态势[2],因此在近三年内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随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劳动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此,国务院早在2017年正式出台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3],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制定了详细的三步走战略。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第一步,而伴随“十四五”的到来,我们进入了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0》[4]中提到“十四五”时期的就业环境为:2017年~2050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从34872万人提高到53540万人,增加量超过18668万人。

二、人工智能对大学就业的影响

以会计行业为例,会计部门是每个企业的基础部门,其部门的工作目标就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会计是在企业的财务中涉及最多的岗位。

在人工智能还没有在会计行业得到应用时,传统的会计人员主要是通过做手账的形式来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这种方法效率慢,出错率较高,需要的人员较多,经营成本较高。而这几年新推出的具有高效率、高准确率、低生产成本等特点的财务智能机器人为企业节省了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劳动效率,提高了企业决策正确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会计行业高素质人员的数量需求会有增加,所以这里需要的是专业性和实操性较高的会计人才。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就业的质量。

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融入,财会行业竞争加剧,与人工智能“联名”的企业越走越远,而那些传统企业就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导致企业员工技术性失业的情况发生。虽然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会计行业高素质人员的数量需求会有幅度的增加,但它的出现增加了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每年财会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很多,而会计行业早已处于一种几乎饱和的状态,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参与就业竞争的人数的比率逐渐缩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把在会计里比较繁琐的、基础性的工作完成,那么人工智能就会替代掉一些会计岗位。所以这里需要的更多是专业性和实操性较高的会计人才。但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往往很难同时具备这两种特性。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财会行业短期技术性失业。

三、人工智能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分为两种:国内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在国内,由于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政策,同时基于国内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约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国家政策会向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技术倾斜,减少繁冗的程序。在国际,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信息传递、信息分析等技术的要求严格,而相对于人类,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更快速地、更精确地将信息分析及分享到世界各地。同时,发展高新科技是世界各国发展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全世界正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而人工智能领域对于各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片半蓝海。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家已成为该领域发展水平的第一梯队,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发展的时间较短,各国在该技术上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对于该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岗位。

(二)产业因素

产业是经济社会的主体。产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产业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不同的产业之间的从简单到复杂。在现代经济产业体系中,第二产业的一些服务业也归类于第三产业,而且我们把第二产业的电力、热力、燃气和供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运输、信息服务、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归类于基础型行业,所以产业之间的联系是纵横交错的。而人工智能可以有序的把这些联系通过计算和数据,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人工智能拥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学习性,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去改变自身参数,习惯并促进新环境的发展。相对于此,刚刚参与工作的大学生很难快速地拥有这些特征——他们需要花费时间才能有用这些。

(三)微观因素

许多企业为了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逐渐广泛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的来做基础性工作,这充分反映了人工智能的代替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传统性岗位。从短期来说,企业去雇用一名员工所带来的劳动经济价值是小于企业使用一项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劳动经济价值的,而且高新技术也能在一些中端岗位中发挥作用。因此,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影响的。

四、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服务业辐射力和控制力。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通过相关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也有助于形成配套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人工智能+服务业”发展合力,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控制力和辐射力,进而缓解国内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状况。加强人工智能与基础建设系统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与电力、供水、信息服务、教育、技术服务等产业的融合,拓宽人工智能在基础性行业的应用面,从而催生新的就业机会。

现在处于国内经济内循环加速发展时期,应继续坚持或再增加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政策优惠力度,尤其是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从而缓解国内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促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社会势态,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同时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最终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二)学校层面

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增加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学,加强相关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联系性,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进国外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让他们在国内传授相关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人工智能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学校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提高大学生专业实操性,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服务业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考虑和其他一些教学质量较高的本科院校加强交流合作,或者与同一个城市的高职院校合作打造一个教育集群区,建造高职院校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举行高职院校合作的大型比赛,共享其中高职院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

(三)学生层面

大学生要紧跟国内发展情形,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念。据统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时,市场上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一些基础性的、具有可替代性的工作岗位的数量也在慢慢减少。因此,在就业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应根据市场发展趋向调整就业观念,建立自主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不限于在自身专业对口的领域选择就业,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发展中带给自己的机遇与挑战,从中选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岗位人工智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大学生之歌
数读人工智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