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路径探析

2021-11-23方宇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使命感责任感培育

文/方宇迪

增强培养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新时代大学教育使命。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人才,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祖国的建设夯实基础[1]。

一、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育问题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大学思政教育的逐渐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与教育反馈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生本身思想认知不足所带来的各种隐疾是始终存在的[2]。

(一)部分高校培育模式单一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育任务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同时也是培育活动的主体,它承载着传递正确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职能,通过交互主客体发生作用,用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教育活动,实现高质量的培育活动,必须拓宽培育模式,从课堂、生活、校园活动等多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相关调查显示,目前87%的大学生德育培养活动的主要形式为思政教学课堂,由学校牵头组织的校园活动占比为5%,如学生组织、课后实践等方式仅占8%,可称得上罕见。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实行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主要选择课堂教学,教育模式是单一化,此外,还可以发现思政课堂的教育活动展开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为理论讲解,缺乏实践性的课堂教学,导致思政课流于形式,许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对思政课作业往往敷衍了事。强化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加强实践教育,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交互过程中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理论的升华。将思政课不仅局限于大学课堂,应该提倡思政课多样化,走出去,按照思政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大学思政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中感悟思政意义,提高思想水平[3]。

(二)社会不良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时间段是社会风气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分配方式到生产模式等都方面存在一定的革新和迭代。以实用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模式取代了以往的传统习惯,追求实用和经济成为社会风尚,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日益盛行,导致许多大学生受到这种恶劣风气的影响,在本应当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和积累知识储备的年代,追逐金钱利益,忽视了对大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培养。另外,当今社会重视学历,用人单位在选择求职者时常常以学历为标准,再加之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崇尚读书的历史风尚,导致许多家长在进入大学之初便叮嘱孩子以学习为重,将学习放在首位,导致许多大学生不重视自身综合素养的成长。此外,从小学到高中的德育和思政课堂已经让很多大学生形成“思政课就是教学形式”的固定思维,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能,阻碍了大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部分大学生思想认知不到位

大学生进入大学,正处于初出茅庐的状态,第一次尝试独立生存,此时他们还未经历社会的磨砺,尚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因此,一旦大学生认知不够深入,就会导致他们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大学生的认知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未来的发展和自我诉求的思考不深。长期以来,初高中学生的人生目标都停留在上好的大学这一任务上。等到真正上了大学,完成既定目标之后,许多大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感到困惑,简单地以为大学的任务同样是好好学习,而不知大学生应当要承担起一个青年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到位。尽管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许多大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一直停留在校园里,未曾深入社会开展活动,导致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程度不足,过于片面。负面信息一旦出现,往往容易陷入茫然,以至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走极端[4]。

(四)培育反馈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专业考核方面拥有相对完善的机制,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方面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尤其对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反馈机制不够全面,评价模式片面化,科学性不足,导致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缺失。首先,高校不重视此方面的建设,由于我国国情,大多数高校为了争取资金,多数重视学校科研成果,大力投入科研建设,缺乏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意识。此外,还缺乏科学的评价观念。许多高校在评价德育时,往往采用从实施者和检验者的角度进行居高临下的评价,缺少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思考和深入研究,容易忽视学生实际情况,导致评价标准不接地气,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难以正确引导学生。其次,即便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如何实施也是一个问题。部分高校存在流于形式,只重视目的不考虑实际效果的问题。他们认为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考核是最终任务,只需要完成就好,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考核体系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大学生改进的功能。

二、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育策略

(一)拓宽高校培育路径

拓宽高校培育路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课堂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上课时避免陷入枯燥的讲解,多用案例进行讲解,坚决杜绝“念PPT”式的讲课风格,让大学生在思政课上最大程度领悟到德育的魅力,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选择案例时,可以紧跟时事热点,以便激发起学生兴趣,利用时事热点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自发地思考并参与讨论。此外,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目前我国高校教室基本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在思政课堂上可以结合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理解;另一方面,课后教育。课后教育一般是指除课堂以外的时间,高校可以牵头开展一些相关知识的竞赛或者演讲比赛,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课后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制作一些正能量的宣传片,树立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高校教育应恪守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要求,把育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育必须紧紧抓住“三全育人”这个教育的中心环节。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学生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的大学全程育人。最终构建多层次、宽角度、覆盖广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合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载体。发挥“三全育人”在高校培育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社会环境风气

在责任感培育期间,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统领原则。个体的成长往往是主客观因素交互的结果,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了优化目前的社会环境风气,营造健康积极的生活风尚,社会应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和人们传统价值观的奖罚制度。主流媒体应专注于报道积极正面的人物故事,强化恪尽职守的先进事迹,对身体力行实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物进行报道与宣传,表彰身体力行的敬业人员,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正能量,弘扬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风气。针对大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邀请自愿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收获温暖与经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同时还弘扬志愿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开展相关活动,净化校园风气。同时,利用网络等信息传播手段宣传科学的理论,让大学生懂得真善美,了解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从根本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离不开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我知识的内化和提升才是关键,其他因素都是辅助因素,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审视自身,自我思考。只有学生真正地从内心去认知,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形成一套良好自主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爱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的第一步。国家是社会的基础,只有每个人勇于担当责任,热爱生活的社会,愿意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国家与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不能采用单一的灌输模式,应与时俱进,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路径。现代经济交流频繁,新生文化不断传播繁衍,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融合当代流行文化,吸取流行文化中的精华,消除正确价值观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流行文化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与热点问题中感悟责任与使命。

(四)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的评价,不在于评价结果,而在于大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和内容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首先,评价体系需要符合大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所需要的评价体系各不相同。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评价体系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正向行为,批评负向行为,促进学生主动改进自身。在评价过程中,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化,以便全方位地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可以选择同学互评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性和真实性。同时,组建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评价流程,形成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使命感责任感培育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工匠精神之责任感与使命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