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2021-11-23易婧云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素养职业

文/易婧云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分析,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发展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学生只有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于实践操作中,才能够提高就业竞争力,才能缩短企业用于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从而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目的。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语文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切实发挥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既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

一、高职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良好的职业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能使学生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员工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不仅能够在生活中团结同事,有助于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语文教学同样如此,不能仅仅是语文知识的讲解,而是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把握不同职业场景下运用语言交际的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认知,促进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3]。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创新思路

(一)调整语文教学方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用人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制造业而言,员工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应该有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团队合作中员工互相交流和学习,既有助于促进技术更新,又能够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高职院校应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调整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语文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向学生渗透职业礼仪和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学生将来与领导和同事的和谐相处做好铺垫。通过语文教学方式的调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

(二)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职业精神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对刚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而言,更应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要严谨、敬业和认真。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向学生渗透职业精神,还要以引用社会发展中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会走向生产一线,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而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深处的价值。例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进行分析,这是高职学生都亲身经历的事情,感触较深。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参与方舱医院建设的建筑工人,工作在一线的警察,社区志愿者等,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是职业精神,更是对国家的热爱,这些都是当代青年所应学习的精神。通过对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正能量的作用下,促进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努力向榜样的力量学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5]。

(三)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应优化设计课程结构,从多维度视角进行改革。在课程设计开发上,应该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职业维度、知识维度和学习维度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以任务、实践、活动为主线调整教学内容。将以往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以及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向事物的认知、人际沟通、信息处理和思维展开拓展,将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联系起来,构建基于职场场景下的“教、学、练”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构建模块化课程。在每个维度模块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能力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设置应该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衔接。多维度构建的教学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合理拆分,实际操作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不同维度的教学需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

(四)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入践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可以自制微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查找优质的教学资源,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在发布教学视频的同时,还要发布学习任务单,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配备相应的习题。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由于线上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学习时间较为自由,所以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展开拓展学习,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能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并依据不同学情实施分层次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模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可快速掌握技术要领和工艺规范,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五)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应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相结合,在实现基础学科服务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知。部分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在专业学习中进行实践,而基础学科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比如,在机械制造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大国工匠”的事例讲解,让学生对制造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机械制造技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创新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高职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后,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并能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重要帮助。语文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这些能力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将其内化为学生自我修养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