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路径分析

2021-11-23李国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人才政治思想

文/李国芳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受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复杂性。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观念和方法,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要关注的问题[1]。

一、高等院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不受重视,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中,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想”的倾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对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在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会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南,许多高等院校在确定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时,都将教育的国家宏观地理和政治目标视为教育,不能科学地确定学校一级教育的具体思想和政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非常宽泛而模糊,这容易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虚无主义的方向[2]。

(二)高校人才思想问题增多,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对高校人才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使许多高等院校都出现了认知偏差,这也加大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担。然而,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关注人才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培养内容与人才现实之间缺乏重大联系,导致人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较低,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将其价值观传达给人才、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3]。

(三)思想教育方法单一,师生沟通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发展人。但在不同时期,人才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生活环境各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做出改变。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项积极的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许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存在着方法机械、形式单一、观念老化等问题,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法,只关注理论灌输不关注思想疏导、行为引导,也很少根据人才自身情况创设培养情境,选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去教学。此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些高等院校也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未将微信、网站等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师生交流和沟通存在阻碍,导致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4]。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教育评价不科学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受重视,教育目标模糊,教学内容与人才实际脱离,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的情况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定不能取得理想效果。但是,在教学管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考核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很容易导致高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例如,在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时,许多学校通过公开考试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缺乏情感、态度和价值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主题是相同的,不允许人才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效果无法真实反映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

二、高等院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一)改变传统管理理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质量的基础。结合高等教育的应用性特点,高等院校要树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妥善处理好专业技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法律意识、政治立场培养为重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技能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个职业教育过程,强调培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团结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高校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5]。

(二)从人才实际出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服务于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普通院校有所不同,要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高校特色。所以,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等学校应有针对地选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法学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并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及时性和实用性,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人才的身心发展特点保持一致,真正起发挥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中,高校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和工作者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实际生活,根据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教育内容,如借助典型案例、多媒体素材、真人真事来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生交流和沟通

在学习方面,高校许多人都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为了提高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为此,高校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思想政治教师,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管理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首先,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加强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培训力度,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德育工作,意识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挑战,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工作中尊重人才的差异性,真正关心、爱护、尊重,用师德和敬业精神影响人才自身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师生沟通,及时了解人才的思想倾向,大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还要为人才留有自我思考、自我交流、自我表现的平台,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校外实践、比赛竞赛、案例讲解与分析等,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人才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乐趣和魅力,引起人才的感知与体验只有在思想、情感、道德、技能、经验等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将更多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与渗透给人才,得到人才的接受、理解。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信息化教育平台

如今,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数据收集、管理以及决策的标准化流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高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建立在线教育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信息素养,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思想政治可视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免费共享教育。与此同时,借助微信、微博、班级群等了解高校人才的思想、学习、社会交往情况,对高校进行心理预警、价值指导、科学干预,并将线上教育与线下讲座、实践活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进高校人才身心健康。通过合作机制的建立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与校院领导、各科教师、家长、社会团体等密切互动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并且构建一个完整、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五)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完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

与知识和技术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远性、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发挥。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高校必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范畴,将期末考试与人才日常表现、道德实践相结合,全面考核思想政治素养。另外,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状况,将自评、互评、辅导员和教师评级结合起来,通过评估,了解人才的思想水平,发现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根据人才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人才朝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方向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人才政治思想
人才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