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猪场经济利益的关键因素

2021-11-23高艳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猪群猪场

高艳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青岛 266300)

1 饲料利用效率

饲养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如果饲料利用效率不高,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还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均会对猪场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养殖生产中,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因素主要有饲喂方式、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条件、品种以及疫病等。

1.1 饲喂方式

主要有熟料稀喂法、生料湿喂法和生料干喂法3 种,各有利弊。其中,熟料稀喂法在农村散养户较普遍,虽然能软化粗纤维、缩小饲料体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且不需要专人煮料,但是饲料煮熟后会导致营养价值降低、容易变质,而且需要购买蒸煮设备、耗费燃料,增加养殖成本。相比之下,生料湿喂法操作简单、科学,只要把粉碎的饲料配比后加上青饲料和水拌匀就可以喂猪。这种方法既可节省人工、设备和燃料成本,又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猪群的抗病力、生长速度等,降低养殖成本。但是存在饲料湿潮不宜长期存放且寒冷季节容易结冰,需要每顿都进行调制,不适用于大规模养猪场。生料干喂比前两种方法更简单、科学,是很多猪场普遍采用的饲喂方式,就是把粉碎的精饲料和粗饲料按配方混合均匀后放入料槽内,另设水槽或饮水器,让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此方式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和日增重。

1.2 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有自身的适温区,一般为26℃左右,只有猪只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才能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如果超过或低于适宜温度,猪只将受到热应激或冷应激的影响,饲料利用效率下降,同时研究表明如果猪舍内的温度低于16℃,温度每下降1℃,猪就要多消耗饲料用于产热来维持机体需要;如果温度高于30℃,温度每上升1℃,会导致猪群食欲不振,降低采食量,增加机体散热消耗,两者都提高了料肉比(0.01 左右)[1]。因此,养殖人员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在做好夏季降温、冬季保温工作的同时及时通风,避免产生不利应激反应,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进而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

1.3 饲养密度

饲料密度是影响饲料利用效率和日增重的指标之一,一方面饲养密度过大会增加猪群间的采食竞争,出现强者欺负弱者的现象,强者更健壮,弱者更弱小,影响弱者的采食量和增重效果。另外,饲养密度过大也容易导致圈舍的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成分增多)、温度升高、拥挤及争斗等行为增加,同时伴随着猪群应激反应,营养物质利用率降低,进而降低饲料利用效率,不利于整体生产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饲养密度过低不仅会浪费饲养空间,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而且还会降低猪舍内的温度,摄取的营养一部分用于机体产热,同样降低饲料利用效率。因此,养殖者要根据自身猪场的圈舍面积和猪群数量进行合理设置饲养密度,以促进猪群的正常生产。

1.4 品种

不同猪种在生长性状、肉质性状等之间存在差异,且研究表明饲料利用效率与背膘厚度、日采食量、日增重、胴体瘦肉率、系水力和pH 等有关,显著影响猪的生产效率[2]。随着对猪繁殖性状和肉质性状等的遗传改良,猪的饲料利用效率有下降趋势,并且剩余采食量越低,饲料利用效率越高,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等生长性状相对较高。在选择猪种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猪种,即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料肉比高、耗料少、肉质好、售价高,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1.5 疫病

很多猪场容易把猪场效益不佳归咎于疫病的流行,殊不知疫病问题就是饲养管理问题。如果猪场的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猪只患病,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抑郁、流鼻液等临床表现,这些都会影响猪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效率,极大增加养殖成本。例如仔猪腹泻是猪生产中常见的疫病,会在进食后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问题,甚至导致猪只死亡。这就说明猪疫病极大降低饲料利用效率,不仅增加饲料成本,还增加治疗成本、降低养殖效益。所以,养殖者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隔离、检疫监测、治疗等综合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2 仔猪的成活率

仔猪成活率是衡量猪场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殖经济利益的前提和基础[3]。然而仔猪存活率低是很多猪场面临的问题,低仔猪成活率的因素与温度不适宜、疫病防御不当、空气质量差、发育不良、管理不当等有关,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控疫病,即从仔猪出生后的护理、防寒保温、固定乳头、补充适量维生素到及时补料、适时断奶的每一个饲养环节都要做好精细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培育健康仔猪。

3 母猪的繁殖性能

近年来从育种和营养角度展开了很多如何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特别是育种方面还有很多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很多猪场来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一直探讨的问题,当然,提高猪场的母猪管理水平始终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做好母猪的科学化管理,包括重视妊娠母猪的管理水平,对其严格限饲(配种后1 周内严格限饲、控制好补料时间);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均衡、丰富,并提供充足饮水。提高其泌乳含量和乳脂量,进而提高断奶窝重,改善猪场的经济效益。总之,要严格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管理,提高产活仔数、初生重、断奶重等,进而提高其种用价值,不断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4 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场的利润,因为饲料成本占猪场养殖成本的65%以上,尤其是当猪肉价格低的时,就体现出控制饲料成本的重要性。造成饲料成本增加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饲料配方不合理、饲料加工不当、饲料霉变以及使用管理不当等,这都会降低饲料利用率,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因此,养殖场要根据猪群不同的生产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且营养均衡的日粮配方、重视母猪能量的需求变化、做好饲料的抗霉工作,减少猪群受到霉变饲料的侵害、控制饲料原料采购成本等。总之,要在饲料原料采购及使用过程中注意饲料成本的控制。

5 小结

猪场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多方面的,涉及养猪生产的方方面面,需要养殖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仔猪成活率、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降低饲料成本,以此提高猪场的经济利益。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猪群猪场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土壤水氮调控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广东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广东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