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3陈丽芹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双新小学

灌篮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趣味数学知识

陈丽芹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双新小学

在2021 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了“双减”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需要特别注意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构建,不仅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消除心理层面的学习压力。所以,针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就可以将趣味化教学运用起来,通过趣味化手段,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予以革新,打造全新的数学课堂。

一、趣味化教学对小学数学的积极意义

趣味化教学,也称之为趣味教育,就是对教学活动展开趣味化构建,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趣味化教学,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这需要数学教师进行把握。

(一)增强知识直观性

在以往的数学课教学中,对于知识的讲解较为理论化,不少教师多是依靠板书和口述,对数学知识进行描述,这就造成学生理解不到位,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通过采取趣味化教学,能够通过一些不同以往的趣味化手段,来对数学知识予以呈现,这样可以让数学知识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更好的认知与理解。

(二)提升学生参与性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以生为本是一个主流教育思想,其核心本质就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出学生个体的学习作用。通过实施趣味化教学,依靠一系列趣味化手段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刺激效果,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且主动参与进来,在课堂中深度融入。

(三)促进教学有效性

在当前的双减时代,为了给学生减负,还需要注意提升教学有效性,也就是要提质增效,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对数学知识良好掌握,从而削减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通过采取趣味化教学,构建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学习,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让教学活动有效性显著提高。

二、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要点把握

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趣味化构建,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了让趣味化教学切实取得效果,还需要对一些关键要点予以把握。

(一)符合学生认知

小学生整体年纪还比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超出自身认知水平的事物,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对于数学课程要实施趣味化教学,那么在方法选择和内容构建上,就要保证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融入。比如对于方向与位置相关知识的教学,选择一些生活素材来讲解方向与位置,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相反,如果选择一些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素材,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需要对方法和素材选择做好把控,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依据。

(二)保持形式多样

趣味化教学,这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形式,而是一种理念思想。要达到趣味化教学的构建,可以采取的方法比较多样,比如多媒体、数学游戏等等,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而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多种不同形式进行使用,让趣味化教学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强化学生参与

在趣味化教学的实施中,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参与。也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行展开探究、思考、分析和交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控自身的学习活动。

(四)注重理实结合

趣味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实施,还需要对理实结合形成关注。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形成有效掌握,还需要能够对理论进行实践运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所以,在实现数学课程趣味化教学的构建时,就要对理实结合形成把握,既要从理论教学层面进行趣味化构建,也要从数学实践层面展开趣味化构建,从整体上构建起理实结合的趣味化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给小学生学习带来积极帮助。

三、小学数学课程对趣味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趣味化的构建,需要立足相关的要点,采取多样化措施,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数学课程进行优化构建,充分体现出教学趣味性。

(一)构建数学游戏开展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要实现趣味化教学,可以对数学游戏进行利用,将各类型的游戏引入到课堂中,从中融入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数学课堂体现出显著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有效掌握。比如,对于混合运算知识的教学,就可以围绕混合运算来构建数学游戏,以此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例如可以构建这样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扑克牌,只要数字牌(2-10),然后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随机发4 张扑克牌,让学生利用手中扑克牌的点数,通过混合运算,算出24的结果。比如一名学生拿到了4、8、2、6 这样四个数字,就可以这样进行计算:2×6+4+8=24,也可以4×8-2-6=24,还可以(8÷4+2)×6=24。每个学生拿到的四张扑克牌的数字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能够得出的计算式子也不同。在每个学生完成一轮计算之后,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随机交换几张扑克牌,然后再来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扑克牌游戏,融入混合运算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践运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除了这样的游戏,在课堂上还可以构建其他的游戏。比如教学方向和位置,就可以创设“盲人摸象”的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蒙上眼睛,在另一人的指挥下,根据具体的方向位置指令,走到目标对象面前。通过游戏的运用,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趣味性教学的构建,除了运用游戏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对多媒体进行运用。从目前的教学发展来说,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很多学校都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活用多媒体,引入趣味性素材,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通过动画片中的一些情节片段,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从动画情节中渗透教学活动。比如对于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的情节:羊村村长过生日,小羊们为村长准备了青草蛋糕,切成了8 块,懒羊羊趁大家不注意,偷吃了2 块。最后,美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沸羊羊、喜羊羊和村长一人吃了1 块。那么懒羊羊偷吃之后,蛋糕还剩下几分之几?懒羊羊比美羊羊多吃了多少?除去村长,小羊们一共吃了多少?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先让学生观看动画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再根据动画情节,将分数知识引入进来,指导学生根据动画片来进行计算。除了引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来辅助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画出图形、展示模型等来讲解数学知识,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创设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课程的趣味化教学,需要秉持理实结合的基本原则,因此除了从理论教学方面开展趣味化构建之外,还需要注意到从实践层面进行趣味化构建,这就可以跳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比如,教学面积的知识时,需要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形成掌握。对此,就可以构建起课外实践教学,带领学校走出教室,走进校园,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测量校园内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如乒乓球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教室门窗等等。向每个小组提供米尺、卷尺这些测量工具,先让每个小组自行测量,这样很多小组都是对长方形的四个边进行测量,然后再相加,这样就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的情况。在每个小组实践之后,教师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周长计算方法的讲解,讲明长方形周长等于长与宽之和的两倍,即周长=2×(长+宽)。给学生讲解之后,再次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对比两次周长测量哪一次更加方便。通过实践,学生就能发现第二次更加方便,运用周长计算公式,就只需要测量一组长和宽,不需要对四个边全部测量。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学生有了亲身体会,就对周长计算方法形成了有效掌握,也爱上了这样的课外实践教学。

(四)依托现实生活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化,还应当关注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运用生活素材、案例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可以基于生活现实,构建起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角色表演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例如对于小数计算的相关知识教学后,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今天我收银”的角色表演活动,模拟一个便利店的情境,让一名学生扮演收银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表演便利店购物的情境。扮演顾客的学生,提前在纸上写下自己要买的东西,并且写出价格,而扮演收银的学生,则根据学生的纸条,对商品价格进行计算并且找零。在这一过程中,商品价格计算就包含了小数计算的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有效锻炼。

四、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在当前双减环境下,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趣味化构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心理压力,提高知识掌握效果。在实践中,就要运用数学游戏、多媒体辅助、课外实践以及结合现实生活等策略,全面推动数学教学的优化。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趣味数学知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