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对郑州科技学院本科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影响

2021-11-23孙云飞郑州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学期体育锻炼体育课

孙云飞 郑州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一、前言

大学体育课是学生学习掌握基础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们放松、减压的一种方式。为了更好的完善公共体育课,促进其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怎样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与教学实践中去渗透终身体育这一思想,怎样去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健康人才,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当下阶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郑州科技学院体育课学生参与现状调查

1.对学校体育课程规划的调查

郑州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规划有两年,四个学期的课程,第一年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第二年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安排。体育课主要是以室外上课为主,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求是要加上身体素质的训练。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以篮、排、足球类介绍课为主,第二学期以简化24 式太极拳为主要学习内容来开展。大学二年级的两个学期,学生可自行从学校所开设的13 个体育项目里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项目,选择后一年时间里不再变更。学时安排为每周2 个学时,一个学期14周的课程28 个学时,两学年四个学期共计112 个学时。

2.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意向的调查

通过对大一第一学期的篮、排、足球类介绍课和第二学期的简化24 式太极拳喜好程度的调查,可以看出喜欢篮、排、足介绍课程的要比喜欢简化24 太极拳的人数多。通过对大二学生选项课学习意向调查,了解学生课堂体育需求,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激情。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最希望在体育课上学习的是篮球、足球、排球。男生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项目是足球,女生中选择排球的人数最多。

3.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效果的调查

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成果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可以较为主观地了解到实操体育课的教学成果。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主观判断结合,来判断课堂安排的教学工作是否合适。从结果上来看,技术掌握一般及以下的学生可能是因为缺乏对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课后没有及时巩固技术动作,没学会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其身体素质较弱,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课下练习不足等现象导致技能掌握较差。

(二)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调查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深化到学生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锻炼意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形成健康积极的锻炼习惯,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调查大学生们对终身锻炼这一概念的了解程度和余暇时间的规划情况,来总结出终身锻炼意识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形成情况,并找出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因素。

1.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

(1)对终身体育的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仅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对终身体育这一方面的信息有着更为深层的了解,近半数的人仅仅只是知道这一说法。而对其内在的含义并不了解,更有部分同学表示没有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是终身体育。其原因可能是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没有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导致在备课时就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规划有所纰漏,从而阻碍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大学生对终身体育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终身体育思想是体育锻炼终身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决定着人们是否会去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参与。大部分人认为终身体育是非常具有意义的,说明了他们能够认清并理解终身体育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

(1)课外休闲项目调查

从学生们课余时间参与项目调查可以看出,在这个网络发展飞速的时代,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这会造成锻炼时间减少,身体素质下降等不良现象。仅有一小部分大学生愿意把余暇时间腾出来留到体育锻炼上,这是一个非常不乐观的现象。

(2)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

大部分学生的锻炼时间还是比较好的,其余的学生侧面反映他们的体能、意志力、体育意识等比较薄弱。在安排锻炼计划时要结合自身身体条件进行安排,以此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综上所述,可能是因为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导致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最多,占用了太多的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们在锻炼时长上要继续保持,但是锻炼频率上需要提升一些。

(三)影响学生形成终身锻炼意识的因素

1.课程设置方面

在郑州科技学院的体育课程规划方面,大学体育课仅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两个阶段,而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一阶段没有安排相应的体育课。对于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可能是因为考虑到考研和实习工作的安排,生活节奏相较于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两个阶段来说变得更为紧张了,这样就会对体育锻炼的参与者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大学最后的两个阶段里不安排体育训练,会对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所安排的体育项目受欢迎程度,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武术学习持不感兴趣的态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体育课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不能被全面的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学校教学安排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们对各体育项目的兴趣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们良好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环境,方便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3.师生关系方面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教师持友好态度的非常多,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太喜欢他们的体育老师。可能是因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的是全班制教学,不能对每一位学生都兼顾的到。

4.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们会把课余时间花费到上网、学习活动、逛街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会把课余时间用来做一些身体训练。影响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的因素有害怕吃苦、身体素质低、没有坚定的意志力,从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分析,并不是课程太过繁忙,规划给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对学校安排提供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导致学生们不会锻炼,不懂锻炼的方法,而且还缺少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体育馆场地器材不足也是一方面原因。

(四)提升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措施

1.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建立

为使终身体育意识能够更好的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并积极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让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需要从根本上给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营造出一种充满运动气息的环境,使学生们的体育情操得到改善。做好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工作,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使学生们对进行体育活动充满激情。同时,做好场地、场馆和器材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场馆和器材设施的利用率。

2.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1 至2 项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技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掌握。但是学校课程规划方面没有给大三、大四的学生安排体育课,只有大一大二才有体育课程,时间是比较紧凑的。因此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的空挡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带有感兴趣项目的社团,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师资的问题,而且也能让体育学院的学生得到锻炼。

3.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教师层面出发,首先师德应当摆在首位,其次要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学生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于师生之间产生的小矛盾要及时处理,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校在体育课程安排这方面没有安排大三、大四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大三、四锻炼意识的培养和督促。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良好,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乐观。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较为可观,但是学生们每周的锻炼次数有待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后会有大部分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甚至有不参加的现象出现。

(2)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出现断层,体育技能教学方面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还存在学生锻炼积极性不强、运动氛围不好、学校健身器材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造成影响。

(二)建议

(1)体育课程准备活动穿插趣味性游戏,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课程设置方面,结合学生学习意愿,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学生们多开设一些体育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在教学内容方面,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让学生步入社会前掌握一项甚至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让体育锻炼渐渐的融入生活当中去。

(2)由于科技的发展迅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可以规划1 至2 节课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类的比赛视频,并讲解相关体育知识。锻炼初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锻炼任务来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长,可以通过下放任务到各个班级或每周组织一次班级内的体育比赛等。学校加大对体育建设资金的投入量,多建设一些运动场地,加大终身体育的宣传力度以及开展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以此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学期体育锻炼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