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体育保健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

2021-11-23苏怡昌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灌篮 2021年36期
关键词:保健教师应体育

苏怡昌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保健教学是体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培养专业化体育人才提供了知识保障。目前,在体育保健教学的实操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教学问题。由于保健教学的开设时间较晚,所积累的教学经验相对其它课程而言较少,部分地区中职院校对体育保健教学的重视度较低,加上中职院的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差异性,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限制了体育保健教学的发展[1]。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为提高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育保健教学重新得以重视,并在新时代冲击下获得新鲜的活力。为顺利对体育保健教学进行创新,教师应先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体育保健教学的重视,并发挥导向作用,让学生理解该教学重要性,提高参与度;应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教学的开展;应通过分层次等方式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对体质差异较大的学生开展教学;同时引入新型教学模式,给体育保健课程更多的便利以及趣味性。

一、形成正确体育保健教学的观念

教师与学生对体育保健教学形成正确、科学的观念是对体育保健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能够保证体育保健教学长期、高效地发展下去。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并不重视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认为该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起不到有效作用,更不必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反映了教师对体育保健教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意义存在较大的观念误区。为了避免教师错误的观念影响体育保健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积极观念地转变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体育保健教学的培训,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教师应保持“空杯”意识,自觉参加培训工作,明确体育保健教学的意义及作用,形成正确的体育保健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还需注意,在展开体育保健教学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正确认知体育保健教学以培养学生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师在教学当中占主要地位的陈旧观念。在了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自由的体育保健训练时间[2]。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旧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冲突情况发生,教师应在授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制定教学计划,并将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整理成文,对自身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起到辅助作用。由于部分学生对体育保健教学存在同样的错误观念,进而导致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发挥导向性作用,积极促进学生正向观念的转变,让学生理解体育保健教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新学期伊始,学校应积极开展体育保健教学培训活动,活动主题可设计为本学期的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培训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师需积极地参加培训,为打破错误观念,形成正确的体育保健教学观念而努力学习。在教学观念互动环节,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同讲师以及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体会。培训过程教师应做好记录,为后期教学实操做准备。同时,教师应结合自身经验,形成工作总结以及反思。根据中专院校的某教师反映,该教师在进行教授“健康第一”的含义与指导思想两则体育保健概念时,常出现弄混的情况。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保健教学培训后,该教师已能够理解两则概念的区别,“健康第一”的含义是特指健康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表示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而其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作为学校、教师等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准则。这样,不仅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体育保健教学观念,而且让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保健知识时思维更顺畅,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创设良好体育保健教学的环境

中职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加上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内度过,因此除了教师做好正确观念的引导工作之外,还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体育保健教学的校园环境[3]。首先,体育保健教学是一项以“动”为主的课程,仅仅进行课本上的概念教学远远不够。为了让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形成学生的健康行为以及习惯,在体育保健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到体育活动场所进行实践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换一个教学环境进行体育保健的学习,教室内教师讲授知识向学生自主进行实践训练转变,体验不一样的教学形式。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通过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需求,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形式以及选择好实践训练的场地。同时,物质保证也是良好体育保健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若发现训练器材损坏或缺少,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馈,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实践训练活动。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实践训练的环境,教师课上的教学态度、肢体语言以及行为示范等都需要合理、得当。教师课上应保持热情、活跃的状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需在学生自主锻炼前做好标准的示范工作,在学生实践训练中若发现动作问题,则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每位学生能在良好体育保健教学的环境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教授《拍球》课题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保健知识讲授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到体育活动场地开展体育保健教学。教师先按照总人数的情况,让学生们平均分组,派小组代表到体育室拿篮球。在拍球练习前,教师给学生做原地单手拍球、双手交换拍球以及运球的动作示范,还故意将错误的动作夸张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体育保健知识。同时,教师选择了宽阔的体育活动场所,让学生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游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拍球比赛,设置30 米的跑道,以边拍球边运球折返的形式,比较各组的完成时间,并给予获胜组奖励,增添了体育保健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改变教学环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手臂力量、手腕灵活性以及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而且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活跃起来了。

三、促进体育保健教学与学生兴趣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对中职体育保健教学模式创新时,教师应积极促进体育教学与学生兴趣贴合,让学生感知与体验新鲜事物的自主性更强。体育保健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存在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给体育保健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与机会。同时,“教”与“学”的过程都离不开学生,体育保健教学的创新点应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其中的突破点。基于此,在教师选择体育保健内容时,需要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兴趣、爱好,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形式,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融入体育保健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做到不突兀、不冲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感兴趣的范围较大、内容丰富,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一特性,运用多媒体、新型运动器械等,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保证体育保健教学与兴趣贴合。对于热爱健身的学生,教师可以示范减脂、增肌的动作,并让学生看到健身效果;对于热爱健康饮食的学生,教师可以跟学生科普热门蔬菜、水果、肉类的脂肪量、蛋白质等,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激发每一位学生对体育保健教学的兴趣。

例如,最近街舞风靡学生之间,教师可运用街舞这项运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街舞虽然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但是没有专业的指导,极其容易受伤。教师在授课时,可通过展示街舞视频,向学生们讲解一些街舞动作,并分析哪些街舞动作可以对我们自身体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哪些街舞动作是存在危险性,不能在独自练舞时做难度系数大的动作,还需教授学生在出现受伤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又如,在教授篮球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可将教学切入点设为NBA 篮球比赛中明星球员受伤的实例;在教师足球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可将参加欧洲杯、世界杯的比赛情况进行讲解。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或与专业相关的运动进行体育保健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在无形中将体育保健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体育保健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根据专业设置体育保健教学的内容

针对中专院校的学生在体育保健教学中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教师还需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虽然中专学生学习总目标大体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专业不同,体育保健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也应根据学生专业所需而改变,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恰当体育保健教学的内容[4]。不同专业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侧重点,针对体育专业的中专学生,教师应给予体育与医学学科相结合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要求也需更高;针对其它专业的中专学生,教师的授课内容相对体育专业而言减轻了知识难度,主要以预防身体损伤、增强学生体质为主。除了以专业划分体育保健教学内容之外,教师在制作教学设计时,还应以学生的身体健康质量、接受能力的因素分层次选择教学内容,且实践训练的难度也需从低到高逐层递增,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开展体育保健活动,树立参与实践训练的自信心。

例如,部分学生在中专院校的专业属于计算机、会计、财务等伏案型职业方向,需要足够的手指以及手腕力量,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保健活动课时,可以多加入篮球、羽毛球、气排球等球类运动,让学生手部充分得到锻炼。伏案型职业需要面对电脑,加上经常会出现高强度用眼时间较长、久坐、熬夜等情况,导致眼疲劳、颈椎病以及脑供血不足。因此,教师除了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之外,还需要跟学生强调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缓解疲劳的方法,包括在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需要伸展四肢、向远处眺望等。又如,部分学生的职业规划是从事烹饪、建筑、售货等站立型职业,教师在设置体育保健教学的内容时,可以增加跑步、游泳、跳绳等增强腰肌与下肢功能的运动,并教会学生放松四肢的方法,避免肢体肿胀、腰肌劳损等病症出现。这样,教师提升体育保健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需要的符合度,对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作中保证健康的体质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五、引入新型体育保健教学的模式

在互联网与教学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体育保健教学也应引入新型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通过新颖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对线下与线上的体育保健教学相互联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在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模式中,中职院校的教师通常使用“粉笔+黑板”的方式开展教学,极大降低了教学工作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为顺应时代发展,体育保健教学模式应不断进行创新,在教师教授保健知识时应多使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通过PPT、视频等更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快捷地获取体育保健知识。目前,在多媒体等新型模式的教学实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校多媒体等配置参差不齐;中专院校教师易受传统观念限制,存在对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熟练的情况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对推进体育保健教学创新的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室多媒体的配置问题的重视度,做好完善的工作,同时需要开展相关培训的工作,增强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敏捷度与熟练度;教师应自觉参与培训工作,还应进行自学,努力让自身的教学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除了提高体育保健的课上多媒体的使用率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建立微信群、QQ 群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或假期进行实践训练的打卡,这样即使在课后也能对学生的锻炼动作进行指导,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后的联系密度。

例如,最近许多学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体育保健较难集中开展教学,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开展“云”动会,让学生在家中或宿舍里也能进行体育保健学习。“云”动会设置太极拳、武术拳操、八段锦3 个比赛项目,最终选取每个项目8 名学生进入直播决赛。前期,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布“云”运会的通知,先让各班学生选取一种运动项目,并在微信群里发布拍摄的视频。接着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选,过程中教师需做好引导工作,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经过裁判组的评定,共有24 名学生对每个项目的冠、亚、季军进行角逐。“云”直播决赛当天,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网络直播。在比赛时,教师可以进行动作解说,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保健知识。在教师与学生无法面对面进行教学的情况下,“云”运会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实践训练的平台,同时也让体育保健教学做到不间断,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意识以及培养健康行为的习惯。

六、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保健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给予学生科学高效的保健知识,并促进了在生活运用保健技能的形成。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对中职院校的体育保健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正向的体育保健观念,让教师与学生重新重视体育保健教学对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校园内师生共同创设的教学环境,为顺利开展体育保健提供了基础保障;恰当教学内容的选择,让不同体质的学生都参与到体育保健教学之中;而新型模式的加入,使体育保健教学更加便利与高效。这样,中职体育保健教学模式才能在不断创新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保健教师应体育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
电脑族养生保健的四大妙招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们的“体育梦”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