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及防治

2021-11-23姜秀云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肠炎病毒性病毒

姜秀云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济南 250000)

水貂皮质柔软,是制作高档裘皮的主要原料,水貂皮毛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因此,水貂养殖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于每年7—10 月,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小病毒,水貂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急性、热性和肠炎等症状,主要为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水貂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为临床症状。水貂年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幼貂和成年貂的发病率分别为55%和30%左右[1]。水貂病毒性肠炎具有感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水貂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养殖户必须重视和防治水貂病毒性肠炎。由于水貂肠炎病毒可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水貂,养殖户防疫过程中必须控制好传染源,最大程度降低水貂病毒性肠炎的危害。

1 病原特征

该病致病原为细小病毒,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耐受力的病毒,属细小病毒属成员之一,且该病原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具有相似性。该病毒首先对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受力,65℃30min无法灭活,在0℃以下环境可存活1 年之久,且病毒毒力不减,在潮湿污染的水貂笼内,细小病毒毒力可维持1 年。该病原不仅耐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还对胆汁、胰蛋白酶等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但该细小病毒不耐0.2%~0.3%过氧乙酸溶液、0.5%~2%甲醛溶液和4%氢氧化钠溶液,病毒在2%氢氧化钠溶液25℃,12h 即可杀灭病毒,病毒不耐煮沸。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水貂病毒性肠炎可感染水貂、家犬、家猫、熊猫、老虎、狮子、猎豹等哺乳动物,以貂科、犬科、猫科、鼬科等动物易感性高,不同品种年龄水貂均可感染,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幼龄水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2]。

2.2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阴性带毒动物均为水貂病毒性肠炎的传染源。本病呈地方性暴发。病貂是主要的传染源,耐过貂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至少带毒排毒1 年以上,由直接或间接接触,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2.3 传播途径

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可通过发病动物唾液和精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也带毒。健康水貂接触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笼舍也可感染消化道,进而发病。除此之外,空气也可传播病毒感染健康水貂呼吸道感染病毒。鸟类和老鼠也可机械传播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

2.4 流行特点

水貂病毒性肠炎全年均可发病,夏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貂群一旦被污染,如不采取措施,会引起地方性、周期性流行,通常会在翌年分窝前后的幼貂群中再次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超急性型

超急性型水貂病毒性肠炎病程为1d,病貂未出现腹泻症状,但体温突然升高,症状还未明显就病发死亡。

3.2 急性型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潜伏期短,一般为4~10d,水貂发病后,喜饮,体温升高,最高可至41℃,大多数病貂会出现腹泻症状,粪便稀薄,夹杂着黏性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等,发病初期粪便颜色为乳白色,后期呈粉红色,幼仔水貂粪便呈黏稠条状,病貂粪便颜色主要和肠道黏膜受损情况有关。若病貂发病后长期萎靡,食欲不振,一般在7d 内就会死亡。

3.3 慢性型

病貂发病后,被毛凌乱无光泽,随着病情发展,病貂体温略微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许多病貂出血呕吐、腹泻症状,粪便黏稠,夹杂少量血液,部分病貂出现出血耸肩弓背症状,病貂逐渐消瘦,若病貂长时间出血下痢、脱水等症,大多以死亡告终。慢性型水貂病毒性肠炎病程长达2 周,病貂容易继发感染致病性大肠感染,引发胃肠炎症。

4 病理变化

病貂主要症状集中在胃肠部位,肠道内容物夹杂着许多血液或脓性黏液,血管出现肿胀、充血症状,超急性型水貂肠内容物呈鲜红色,急性型水貂肠内容物呈黄绿色且稀薄,肠系黏膜出现明显的肿大,肠壁肿胀、充血,伴有多处纤维样坏死病灶。病貂脾脏肿胀,无光泽有淤血,脾脏表明有色斑。慢性型水貂胃肠、肝脏、脾脏均有病变,脾脏肿大、表面有色斑,肝脏质地变脆、颜色变淡,肠壁烂掉,许多肠黏膜发生粘连。

5 诊断方法

水貂病毒性肠炎在诊断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作为确诊结果。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新鲜病理组织,可以为病变肠系膜淋巴结或肝脏、脾脏等组织,然后通过琼脂扩散实验检测抗原抗体是否发生结合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线来判断结果,阳性则有白色沉淀线生成,阴性则无,也可以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来检测。

6 防治措施

6.1 科学接种疫苗,提高水貂免疫力

每年6 月接种水貂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种貂配种前30d 接种,仔貂分窝时注射,注射方法为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1mL,一般接种后10d 即可产生抗体,疫苗免疫期为6 个月。

6.2 做好卫生消毒,营造舒适环境

由于细小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因此,水貂养殖栋舍环境卫生直接影响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工作人员需要每天清理笼箱,保持水貂生活环境的干燥、清洁,水貂养殖栋舍地面每周可用20%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笼箱用5%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水貂用具可煮沸消毒。水貂粪污需要用3%~5%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后再发酵[3]。

6.3 加强饲养管理,对症使用药物

首先,水貂饲养过程中必须做好分窝管理工作,分窝前对笼箱进行仔细检查,修补破损处,并用0.3%过氧乙酸消毒处理。第一次分窝按照日龄分,一般仔貂45 日龄左右,体重超过250g 可以分窝,可每5 只仔貂装在1 个笼箱,分窝后的仔貂的饲喂饲料要稀薄,主要饲喂新鲜鸡蛋、牛奶、高品质的鱼粉,饲料量不用限制,仔貂吃饱即可,不到2 周,仔貂体重可达400g 左右。第二次分窝可按性别分,公貂和母貂分开,然后再分栋管理。其次,对症使用药物,为降低病毒扩散,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可在病貂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氨苄青霉素,2 次/d,连续服用3d,这样可降低继发感染几率[4]。

6.4 定期灭鼠灭虫,切掉传播途径

工作人员要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同时养殖场要规范人员、动物和车辆进出,由于犬、猫均为水貂病毒性肠炎,饲养人员要禁止家养和野生猫、犬进出,每天饲喂时观察水貂采食情况,若水貂出现精神和食欲不振症状,需要及时隔离治疗。

7 结语

综上所述,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肠炎,临床症状与猫泛自细胞减少症类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是一类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水貂养殖业危害较大的病毒性疾病[5]。养殖户要做好疫苗接种、环境卫生、饲喂管理和灭鼠灭虫,为水貂养殖营造卫生、舒适环境,提高水貂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肠炎病毒性病毒
病毒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得了肠炎怎么办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