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初探

2021-11-22杨颖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以地处民族地方的D校为例,探讨了该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由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存在明显的痛点,所以教学改革理应在OBE理念和解决痛点为核心的基础上,实现开课时段、教学内容与环节,以及考评方式的重构与创新。

关键词:民族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民族地方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具有高水平语言综合能力人才的培养。除了开设《大学英语》的基础必修课以外,各专业还设置了专业英语作为专业选修课。由于受到学情的影响,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存在“痛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解决痛点,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是D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亟需解决的重点。

一、学情现实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痛点”

专业英语是地处民族地方的D校为四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大学阶段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基础专业知识。然而从学情看,由于D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以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方生源为主,而且高年级学生不再开设《大学英语》,所以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的劣势客观存在,学生恐惧抵触学习的不理想动力、自主性得以产生。即便是存在一些例外,但在受到视角和思维局限的影响下,学生依旧会将认知放在过去对大学英语,甚至是初高中英语学习的“元认知”上。再加上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早在低年级就已经开设过,学生不复习已有知识,“学完就忘”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学生出现既听不懂英语,又不理解或遗忘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学情的现实情况,使课程在教学有着三个较为突出的“痛点”。一是在知识目标上,学生表现出较为吃力的状态,他们对课程的畏难和逃避情绪被加深,课程教学陷入到不能学、不愿学的死循环中;二是在能力目标上,学生坚持将学习重点放在单词和语法之上,甚至有学生为专业与大学英语划等号,以致于课程无法体现高阶性,英语与专业难以结合。三是在行为情感目标上,学生不仅学而不用,还存在学专业英语无用的误区。

二、民族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D校为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改革的思路应该在基于学情现实的基础上以OBE为理念,以解决教学痛点问题为核心实现教学改革。一方面必须坚持OBE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和中心,重点关注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在尊重学情现实的基础上以解决教学痛点为导向。

三、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开课时段的重新设置

针对高年级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痛点问题,D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开课时间应该进行调整,即从四年级调整到二年级。这是符合课程在英语上强专业,在专业上学英语要求的,有助于实现课程本身高阶性特点的时段设置。毕竟二年级既是大学英语开设的学习时段,又是离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最近的时段。在很大程度上,该时段能使英语与专业知识紧密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和实现对英语和专业知识本身的高阶性提升。

(二)以显性课内学时与隐性课外学时的结合实现学时重构

D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周课时是3学时。在继续保持3个规定学时的前提下,设计额外的隐性学时。其目的在于实现学习阶段的全覆盖,实现课前有预习,课中有讨论,课后有复习。当然,这种设置还要以解决学生不愿学、不想学的问题为前提。一个有效的做法是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后,都有来自于教师的任务安排。任务在设计上,除了以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和加深学习外,还注重了知识趣味性和团队合作性的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涵盖了线下与线上的形式。比如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课堂学习进度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按照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由组队,要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情境表演,要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推演等。

(三)围绕课程特点实现“3+9+3”的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改革还应该在围绕在专业上学英语,在英语上强专业的课程特点,使教学实现“3+9+3”的模式创新。即在按三个逻辑重构的教学内容上设置九个教学环节,并通过三种方式使环节得到实施。按照专业和英语学习的逻辑,课程教学既以专业在英语方面的高阶提升作为重点,又以英语在专业方面的实际应用作为核心。不仅要突出专业术语、专业应用等重点,还必须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全面覆盖于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专业还是英语学习的逻辑,教学都要以专业与英语的有机结合作为最终落脚点。诸如专业术语、专业口语、专业英语翻译实战、情境表演等9个环节应运而生。一方面这是各有侧重点的环节设置,比如专业术语是专业实现在英语方面高阶提升的核心,而专业口语则是英语听说与专业有机融合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关注个人与小组能力培养,倾向于教学方法性、趣味性的设置。比如专业推演环节就要求学生在分工基础上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英文思维导图推演;情境表演环节就要求学生以小组為单位利用自媒体实现角色扮演。另外,本课程在依托新技术、新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媒体和慕课平台等实现了线上、线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对教学进行了有效实施。

(四)以协同考核实现评价方式创新

凭借协同考核实现了评价方式创新。协同考核一方面是指学生最终将接受平时与期末成绩的协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组成,期末成绩由线上与线下成绩的总和平均值组成;另一方面是指考核在方式和手段上既是传统教师评、学生线上线下互评、专业人士评,又是线上线下共同评的结果。在方式上,增加学生互评环节。而在教师评方面,考勤大数据评,线上考试视频音频题的增加都是其创新所在。

参考文献:

[1]王雁雁.地方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态度与效果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9):251-254

[2]顾瑾.促进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发展的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9(8):180-184

作者简介:杨颖,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行政、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英语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开课情况调研与分析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