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理性精神 育现代公民

2021-11-22黄子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

黄子超

摘 要 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学科承载了“立德树人”的使命。高中生在自媒体来临、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当下,思维明显呈现情绪化、浅显化、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理性精神的缺失成为了这代学生的显著特征,而理性精神又恰是现代公民应当具有的一种基本公民素养。尤其在疫情期间,学生们更是被真假难辨的信息裹挟。本文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媒介”单元,设计基于互联网媒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从单元设计、学习资源、任务情境、学习活动四个维度创设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语文课堂,以期探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语文学科教学;思辨性思维;理性精神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变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撰写者、评价者、发布者、接受者,而即刻收发的信息不需要太多的沉潜与琢磨,标题党,论证逻辑缺失,甚至于制造虚假信息,混淆事实,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时代的常态。疫情来临期间,不乏有一些人为博得眼球、哗众取宠等多样的原因故意制造的发布虚假消息,不少缺乏信息辨别真伪者盲目传播,消耗了大家的时间与精力,也制造了恐慌。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养成的阶段,更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依托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和理性精神,语文教师大有可为。

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缘起

1.培养理性精神是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我们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网上充斥铺天盖地的谣言与似是而非、难辨真假的消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我们该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面对真真假假的谣言、消息或新闻事件又该如何用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在“键盘侠”“杠精”“喷子”无处不在的自媒体中又该如何学会有教养地评价他人和自我表达呢?这些无不预示着在这个时代中思辨品质与理性精神是现代公民应当具有的一种基本公民素养,同时也是现代公民人格教育的重要一环。

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品质和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堂”,在互联网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当下,语文教师尤其要分析和把握时代新特点,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求。即致力于探索在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繁杂的背景下,通过母语课程引导学生为在纷繁杂芜的多元价值中学会辨别和取舍,摆脱日常经验式和情绪情感式的思维方式,构建追求事实、情理和逻辑相统一的思辨性思维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明日公民,进而落实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培养现代公民是语文学科落实育人理念的重要旨归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文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中小学课程中语文学科承载了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正因如此,《课标》指出语文学科首要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确,德育与学科教学不是割裂的状态,也非额外的负担,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念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主动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育人内容。尤其是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将学科知识内容和育人的价值体系有机融合,“注重利用课程中的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道德熏陶”。

那么,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实施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才能更好地使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地生根呢?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学科德育的内容。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攻关课题“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一期研究成果指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

在传统的语文课程中,语文课较多地强调通过对学生语言、文学、文化的培养熏陶,实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德育目标。但近年来,加强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中一股强力的呼声。若对照学科德育的内容,会发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强调,其实质旨在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从而实现公民人格的培育。所谓“立德树人”之“人”首先肯定是个社会人。由此,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便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此即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公民,使其能养成公民素养,积极地在公共空间生活,彰显个体作为公民的实践品质。

二、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在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本文立足《課标》要求,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与媒介》单元学习任务单元,并从单元教学设计、学习资源、任务情境、学习活动四个维度创设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语文课堂。兹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论证。

1.设计培育理性精神的系列学习内容

基于互联网媒介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培育自然非朝夕之功可达成,需要有系列的课程为依托。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五个部分学习内容(见表1),从引导学生认知互联网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理解成为具有思辨思维和理性精神的互联网媒介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入手。到指导学生储备信息受众所需的媒介素养。再通过综合运用归纳、概括、分析、质疑、比较等思维方式学会筛选和区辨信息的真伪。进而学会在公共空间进行理性地评价他人和表达自我,初步具备基于互联网自媒体表达的基本公民素养。五个部分的内容,从能力层面看,由识记到认知,再到理解,进而到综合运用,层层深入,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从内容看,由素养媒介知识的习得,到信息辨别、筛选能力的获得,再到理性评价他人和表达自我的公民素养的养成,进而实现理性精神的培育,内容逻辑呈螺旋上升趋势,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2.创设基于互联网媒介的真实学习任务情境

当代社会互联网极大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我们进行各类活动时不可或缺的媒介依托。可见,基于互联网媒介的学习应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且有裨益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情境性、真实性的特点。《课标》亦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媒介应用领域,创设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有关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分析形成学习成果。”由此,笔者致力于创设基于互联网媒介的真实任务情境,以期让学生们在解决一个个任务中获得具身认知和体验,并形成对问题基于真实情境的理性思考。如在《后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爆炸,真假难辨》中设计学习任务:搜寻疫情期间社会生活中,受众被误导的虚假信息。用表格整理信息内容及造成的不良后果(不少于十条),根据表格分析并分条概述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对大众造成影响。这一任务还原了在真实生活中学生通常会遇到的由于未能很好地判别信息真伪而造成麻烦或者负面结果的情况,任务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的迁移运用。

又如在《有教养的表达:自我发声》中设计学习任务:搜索并阅读网上关于“韩红基金会被司马3忌举报”事件中网友的评论,找出你认为的“失范”的表达(不少于20条),并完成以下两项任务。(1)加以分类整理(提示,可以从虚假表达、情绪性表达、低俗性表达、暴力表达等角度思考);(2)小组探讨网络表达“失范”形成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在一张A4纸上,并进行课堂交流谈论。

任务中涉及的事件曾是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引发广泛的讨论,并被选作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素材。设计搜集网友“失范”表达并加以分类整理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地还原事件真实情境,获得关于“在公共空间失范表达”不良影响的真实感受,从而裨于学生理解公共空间中表达规范的重要性,获得对表达边界的认识,形成理性表达的意识。

3.选取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的学习资源

选择恰切的学习资源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和育人目标的实现。为更好地达成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发展,培育理性精神的目标,笔者广泛搜集并选取了类型多样、作用显著的学习资源(具体见表2)辅助课程开展和学习情境任务的创设。其中既有为学生进行理性思辨的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撑的书籍,如勒庞《乌合之众》(心理学)和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社会学),又有逻辑清晰、颇具思辨性和学术性的社科文章,是可资学生借鉴思辨性文本范式。也有开展理性思辨社会热点事件,更有针对同一热点事件不同维度的深度评析,以便学生发展思辨性思维,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成长为更加有主动性、有辨别力和理性精神的媒介使用者。

4.开展有益于理性精神生成的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能力的习得,尤其是素养的养成,精神品格的培育需要依托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在疫情期间有以网络为载体,设置相关基于真实情境的活动作为补充,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又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对网课中所得进行迁移运用,从而活动体验中实现理性精神的逐步生成。如开展以“信息爆炸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了吗?”为主题的网络辩论赛,这一活动是对课程内容“后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爆炸,真假难辨”所学的理解迁移;如“司马3忌举报韩红基金会事件”,网上也不乏一些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的网友,请浏览事件的相关文博评论,找出你认为有践行理性与清明的网络评论,请截图,记录下你的理由(不少于100字)。

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的有效性反思

学校教育,尤其是在母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从而实现学生公民素养的获得,公民人格的养成是语文学科在顺应时代发展,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并非朝夕之功,此次设计的基于互联网媒介思辨性表达课程仅是在语文课程中落实育人理念这条漫漫长路上的一次探索。

1.有效的经验

通过从单元设计、学习资源、任务情境、学习活动四维着手,进行思辨性表达的课程化的学习,在课程的验收测评和课程有效性的调查问卷中,学生在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价值观维度学生的呈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其一知识维度,学生初步储备了作为信息受众应有的心理机制和媒介素养知识,掌握了一些信息筛选和鉴别的方法;

其二能力维度,初步获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筛选和甄别的能力,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课程设置基于自媒体的表达活动中基本能够做到比较客观、有教养地评价他人和表达自我思考和见解;

其三价值观维度,基本意识到成为具有理性精神信息受众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进行筛选和分辨信息的意愿,明确基于互联网媒介备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及在公共表达中需要有理性表达的边界。

2.存在的问题

这次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却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有待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一,无论是理性精神的培育,抑或是公民素养的养成都是相对较抽象的形而上培育目标,在笔者此次的教学中未能很好地进行学习效果和目标达成度的量化评价,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针对学情开发评价工具对教学实践效果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以反馈和促进后续教学的改进,促使目标更好地落地生成。其二,既然成为现代公民所需的理性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在长期的学习中内化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情需要进一步开发出序列化的课程,使得基于课程的培养分阶段、有系统。

[作者通联: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

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一场招聘会上,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的16所大、中、小学校给出了优厚待遇,如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安家费,提供人才公寓,为配偶解决工作,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等。 还有一个可能的现实考量是,疫情后,越来越多的人产生趋于稳定的求职心态。疫情对各行各业形成巨大冲击,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一些人陷入失业危机。在危机的倒逼之下,求职者自然会产生“求稳心态”,而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恰恰能满足求职者的需要。

由上述缘由分析可知,当前的“从教热”有其必然性,但也具有阶段性、偶然性,甚至还有求职者的盲目性。例如,有的人为追求轻松而入职,很快发现教师工作远不止表面上的讲课、备课,还有沟通、协调、研究、迎检、看班、辅导、答疑等繁杂的事项。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在校时间增加,课后服务安排等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为避免“从教热”的盲目与一时热,当务之急是乘势借力,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稳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建立长效机制要先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目前,国家倡导各地要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通过“培养一批”“补充一批”“激活一批”“调配一批”的基本策略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引进相结合整体考虑,建立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策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同时,要让优秀人才与岗位需求相协调,避免学历“高消费”问题。既要考虑当前人才需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求,确保优秀人才能够在教育行业里得到充分发展。要在保持现有水平基础上,逐步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保持教师职业的待遇吸引力,并建立教师岗位宣传和体验机制,协助求职者建立正确的教師职业认知。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4日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
践行自主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理性精神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