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途径研究

2021-11-22熊吉华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融合专业

熊吉华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众创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并在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途径。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不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提升的进程。本文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融合的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途径,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实施过程融合现状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教学实施过程衔接不够深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融合意识薄弱

目前,不少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过程融合的意识,意识形态的弱化直接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过程融合行动的滞后性。高校并没有基于两者融合的需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互为独立,不能充分利用专业教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造成教学资源严重浪费。

(二)融合流程不畅

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过程的融合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需要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与专业教学流程,对教学流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然而,不少高校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较为显著的碎片化现象,没有与专业教学流程高度对接起来,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削弱了专业教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三)融合保障不力

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改变了专业教学的样态,需要专业教学做出相应的变革。然而,高校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做出积极、及时的转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过程融合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教师素养与两者融合实施相脱节,教师理论素养较高,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不足,基于两者融合的资源建设不到位。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实施过程的融合应进行系统化设计,强化两者融合实施的意识,并基于两者融合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并做好保障措施。

(一)确立融合式思维,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确立融合式思维,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需要,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确立融合式教育思维

众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使命不断提升,除了培养专业素养精湛的高素质人才外,创新创业能力也成为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基于这一时代的需要,它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应基于众创时代背景,积极转变办学思维,确立融合式教育思维。高校除了与外部环境进行高度融合外,还应致力于高校内部教育生态,积极促进内部要素的融合,使高校教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生态。

2.提高课程体系完善度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应自然地植入专业课程体系,如此才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高校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融合的需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课程,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选修课和必修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好学时比重,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

(二)立足全流程融合,重构专业教学流程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应做到全流程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1.导入环节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导入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基于导入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导入环节有机地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创新创业的有关故事、人物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创新创业的故事和人物等,感受到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并为创新创业环境所感染,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并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

2.课堂教学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课堂教学是专业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融合的需要,对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改变死板教条的讲解做法。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借助创新创业成功典范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探究创新创业理论和知识,并从案例中汲取创新创业的有益经验。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也较好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3.实践教学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时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融合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时,可以发挥项目抓手作用,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如此,既可以给学生实践学习提供抓手,也给学生创造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

(三)落实配套化举措,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需要落实好配套的措施,不断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确保教师能够胜任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教学资源支持作用,并发挥评价机制的促进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技能,熟悉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避免创新创业教育沦为空洞的说教,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指导价值。

2.完善教学资源

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支持,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过程的融合,加大专业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除了传统教学资源外,还应配合专业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以便教师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能够运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3.改革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过程的融合,需要教师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性作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因此,高校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过程融合的需要,对现有的评价进行变革,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教学融合不够深入。高校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发挥专业教学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素养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融合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
部分专业介绍
破次元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