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探究式阅读,提升寓言教学有效性

2021-11-2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朱楠楠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5期
关键词:鹿角铁罐池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朱楠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阅读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文本的题目、插图、情节、人物形象等多种不同的元素入手,展开猜想、质疑和评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向,起到以疑促读,用疑问引导学生感悟的效果。寓言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一、预测,发展逻辑思维

预测是展开探究式阅读的好方法,也是常态阅读中经常使用的策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寓言的题目或者开头部分进行想象,思考该寓言后续会如何发展,并说说自己为何如此设想。学习《陶罐和铁罐》时引导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分析,说说寓言可能讲述什么内容。学生认为:“它们都是罐子,但是材质不同,寓言可能会从这个方面入手创作。”引导学生阅读寓言的开头,猜测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学生认为:“在开头部分,铁罐看不起陶罐,我觉得后续可能会发生逆转,陶罐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铁罐却做不到。”在这个猜测中,学生已经逐步掌握了寓言的特点,发现寓言常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而且该结局常常会引人深省。在这个基础上阅读课文,学生很快就读懂了寓言:“陶罐虽然没有铁罐坚硬,但是有更强的忍耐力,更为持久。”学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出了寓言的主旨。

若寓言的内容比较复杂,则要引导学生从抓住若干个预测点展开预测。这样能让学生对寓言的理解一步步深入下去,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问,引导深度学习

大胆质疑是探究式阅读的关键点,要引导学生结合寓言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从文字表面深入下去,展开深度学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尝试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探究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人性之间的关系,思考寓言故事对人生的启迪等,这样的阅读就不会流于表面,会逐步深入下去。

学习《鹿角和鹿腿》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鹿角漂亮,鹿腿太细,文章为何要突出这一点呢?”学生认识到:“因为作者想要引导读者思考,美丽的东西未必好用,而朴实无华的东西往往有大用场。”再引导学生思考,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如,有学生提出:“这只鹿胆小,遇到狮子就逃,如果它用鹿角去碰狮子,鹿角不就有用了吗?”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你选择这样的情节发展,要如何才能让寓言产生相同的寓意呢?”学生深入思考,尝试创作:“我觉得可以写鹿用鹿角碰狮子,但是鹿角华而不实,很快就断了,鹿还是依靠鹿腿逃走。这样的话,就和原来的寓言有相同的寓意了。”

还要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检索信息、提取信息、筛选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并在思考中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引导他们展开深度学习。

三、批注,拨正价值取向

批注是一种有助于展开探究式阅读的方法,学生在阅读寓言的时候要积极展开思考,结合寓言中的空白处进行评价和注解,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由于寓言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常常不能把握住寓言的价值取向。

《池子与河流》用诗歌的形式展现哲理,引导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辅助阅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此外,还可以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写一下审美赏析的感受。如,有学生在批注中首先标注出了作品中押韵的字,体会到了诗歌的特点。其次又结合作品每一段的内容写下了阅读感受。“河流一直都在流淌,实在是太辛苦了。”“池子很安逸,有休息和学习、研究的时间,而河流只能一直劳动。”“池子只想不做,最终导致死亡。河流虽然很劳累,但是它却能被人们记住,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鼓励学生在批注过后将批语整合起来,学生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挖掘作品核心价值的过程,有助于读懂寓言。

通过圈点批注、文字标注的方法,学生能将自己突然闪现的想法和疑问都记录下来。学生发现这样的方式能使自己的思考过程显现出来,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能让探究式阅读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探究式阅读具有“自能”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展开自我质疑、自我解答和自我测试。在指导学生阅读寓言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并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自我质疑,尝试将思维推入到寓言内容的深处。在批注中要引导学生尝试挖掘寓言的核心价值,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读懂了寓言,这样学生就能提高寓言的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鹿角铁罐池子
酷虫学校·鹿角虫同学的对手(第二章)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哪里来的鹿角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对话显“品格”
豌豆青苗粥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