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

2021-11-22崔俊涛济宁学院

灌篮 2021年2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育

崔俊涛 济宁学院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运动成为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运动方式的不断追求,休闲体育运动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部分城市人群钟爱的运动方式之一。休闲体育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休闲的时间强健体魄、锻炼身体,保持积极心态,创造良好生活情趣的一种体育运动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休闲体育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

随着人类的发展,休闲与劳动由聚合到分离,休闲教育与劳动教育也经历了融合与分离的发展过程,如今休闲教育重新回归教育体系,也算是休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又一次聚合。首先,休闲体育教育符合教育的宗旨;其次,休闲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回归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生活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境界;最后,休闲体育教育培养的是健全的人。有研究表明,休闲体育教育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从人的需求发展的视角来“发展人和人的发展”,体现在精、气、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它有助于知识的构建、终身体育养成、人格完善、生活价值观的培养等。综上所述,休闲体育教育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形成、生活品质提高等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相对薄弱

当前阶段的高校学生其休闲生活是丰富多样的,休闲体育只是其中一种,且是学生选择最少的一种。虽然高校学生希望能够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来消除工作、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但是休闲体育并不是唯一选择。可见,休闲体育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多种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开展。究其原因,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薄弱是主要原因。我国的高校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模式,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校领导,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的都是分数,对体质的锻炼意识仍然不强。另外,高校学生普遍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没有体育锻炼,更遑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终身锻炼的意识。另外,在现代人的思想意识里,校园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用来休闲娱乐的,他们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很浪费时间,他们宁愿选择睡觉、打游戏来打发空闲时间,也不愿将时间花在锻炼身体上。而且,在大学的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要目的仅是赚学分而不是锻炼身体或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的表现也不是很积极,严重影响了高校休闲体育的教育质量。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时尚元素

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每个人都已经选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体育教学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一些教师并未过多地关注这一问题,依然是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未能适应学生的实际特征,针对性不强,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休闲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一些休闲体育场所经营理念落伍,服务创新意识不够,经营模式单一。因此,为了使我国高校休闲体育课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更加完善成熟,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加强本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为我国休闲体育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三、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策略

(一)增加学生的休闲体育意识

为了提高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质量,学生是关键。首先,应该在高校内开展休闲体育相关讲座、竞赛、评论等工作,将休闲体育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休闲体育的了解程度,加强学生对休闲体育的重视意识。其次,还可以通过海报、活动等形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并参与体育运动,激发学生的休闲体育活动意识,进而形成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质量。

(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休闲化发展的应用趋势

对于休闲体育来说,它具有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个人功能层面看,主要是针对参与对象来说的。在一些休闲体育活动中,休闲体育改变了人们枯燥的生活方式,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增强人民的体质,对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功能层面看,体现在经济、文化两个层面,休闲体育能够加强人们之间、社会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在逐步发生改变,将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负能量的释放,更利于形成一个好的社会体育运动氛围。

(三)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有效把握教学的方向、内容、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经验、高强的技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自身的学习态度、行为等各方面的状况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体育思想下,师生间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休闲体育的融入,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更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个性,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完成教学任务,而休闲体育教学更重视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从某种角度来看,休闲体育和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学生的个性、水平需要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中体现出来,而休闲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的快乐。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发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内容,以保证休闲体育教学效果。

(四)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

各个高校在开展具体的校园休闲体育活动时,可以结合学校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环境来合理进行调整和规划,尽量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地组织校内师生参与到适合当下环境背景的休闲体育活动中。例如,对于一些平原偏远地区的高校,地势开阔且空气清新,适合开展马拉松长跑类的休闲体育项目;而对于一些处于城市中心的高校而言,由于场地有限,且周边车水马龙、人口密集,因此,适宜开展一些诸如篮球、网球、羽毛球等室内性的球类休闲体育项目。另外,对于一些具有当地风土人情与特色文化的高校而言,可以结合相关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当地传统服饰、传统体育项目等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休闲体育活动。例如,对于闽西地区的一些高校而言,当地划龙舟、舞龙、舞狮、武术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而在学校内结合适宜的环境和资源开展以上类型的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既能够有效鼓舞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中,也能够深化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意义,帮助大家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统休闲体育项目的魅力。

(五)加强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引导力度

第一,高校领导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价值的实现程度。如果高校领导对休闲体育不够重视,那么全校园范围内就不会注重休闲体育运动。因此,高校领导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给予休闲体育运动足够的重视程度,制定高校休闲体育工作计划、健全高校休闲体育管理制度,以此提高休闲体育工作的质量。第二,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确保全校师生都能参与其中。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对学生开展一定程度的关心和指导,提高全校园范围内对休闲体育的重视程度。第三,要不断提高教师和领导的休闲体育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确保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能够顺利开展。

(六)构建家校合作、校内外同步的休闲体育教育模式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主支配和利用的时间比较充足。同时,很多高校学生在校学习及上课的时间所占比例并不突出,他们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了宿舍、家庭、社会交际等地方。因此,若想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有效促进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开展和完善,不能仅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休闲体育活动意识,还应当在课余时间为其普及相关休闲体育锻炼项目和必备知识。基于此,学校可以构建家校合作及校内外同步发展的休闲体育教育模式。例如,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延续完成自己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帮助学生在学校内部和家庭环境中,构建完整和连续的休闲体育锻炼体系,这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保持和身体健康状况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可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休闲体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能够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对休闲体育的重视;教师在体育教学时要有效融入休闲体育内容,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积极性;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将休闲体育的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体育运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