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期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2021-11-22徐成文浙江省象山文峰学校

灌篮 2021年2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徐成文 浙江省象山文峰学校

一、研究目的

学校教育部在2008年的12月1日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中就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认为它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体育锻炼,可以利用体育教育中的锻炼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锻炼和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误区,学校也对此有些忽视。在《体育与健康标准》中,也明确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中)得到全面发展。这两个文件表明心理健康是体育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应当是希望在体育锻炼中使学生能够“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获得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并为体育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根据课题,查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锻炼的体育教育以及这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有关资料,对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寻找比较全面的理论依据。

(二)观察法

通过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种种表现,探索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获得体育锻炼对促进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准备感性的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生的生活节奏是紧张而单调的,体育运动能够让他们从中走出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学习的紧张枯燥带来的是学生的烦躁、焦虑。这时,采用慢跑、打球、有氧运动,能够让压力释放,获得积极生活学习的动力,可见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获得良好品质的陶冶。同样地,体育运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或减缓,根据收集到的部分心理医生的调查显示,认为体育活动能够进行有效治疗抑郁症的医生达到了80%,认为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消除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医生占近60%。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比如可以在做操等肢体运动中激活大脑的兴奋源,使人情绪高涨,利用大脑对肌肉收缩的支配作用,在运动时将运动速度、力度以及强度进行改变,破坏可能出现的造成心理出现障碍的消极因素,消释聚集着的负面情绪,减缓或消除心理压力,平衡身心。此外,集聚性的体育运动可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将不良情绪发泄掉,如果是一些竞技性的运动,还会培养学生的拼搏争先的意志。在团体性的体育运动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与交流,能够使注意力转移,放松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在实践中,有氧运动、肌肉放松运动、呼吸训练以及自我暗示,都可以使学生的阴郁情绪得到缓解,心理淤积得到疏通。

(二)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由于体育运动容易产生荣誉或成就感,所以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美好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能够将人们的美好的形态、美丽的精神面貌和美妙的运动形式综合能力展示出来,当学生登上运动会的领奖台时,他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了他所在的学校团体。神圣而激动人心的颁奖会将隐藏在人体内的爱国、爱校、爱集体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出来,产生奋发图强的斗志。学生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美和谐的统一。对体育运动的最好诠释来自于学生的坚强意志。现在的学生,生活优裕,缺少挫折,造成意志单薄和进取心缺失,身体素质也不如人意,遇到困难或推诿或颓废。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可以组织长跑,让学生在长跑中感受着最后的艰难和跑完后的兴奋,真正是痛并快乐着,而且还磨炼了意志;设计游戏类运动,既可以开发智力,也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验快乐,享受成功,而意志的培养则在快乐中完成。提高学生的生活信心,培养他们身处困境不退缩、勇于承担的坚定意志。

(三)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协调学生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快节奏的学习生活,繁重的学业负担,竞争中的朋友变对手。生活中的种种,让学生容易产生颓废、嫉妒、嫉恨和仇视等心理,造成性格的孤僻与自卑,同时还有紧张的人际关系。但是体育运动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愉快的体育运动在给人欢愉的体验时,同时获得互谅、交流、包容等心理情绪,相反会丢弃掉压抑、紧张和焦躁等不良心理。体育锻炼会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氛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双方,增强凝聚力,激发爱校爱国的情怀。比如说,在进行耐力素质比赛时,快到终点但人也疲乏到了极点,那么学生面临的就是坚持和放弃的考验,坚持下去虽累但能够有完成比赛的收获,放弃则可能带来后悔,这是积极和消极的不同情绪;集体运动,是表现个人主义还是大局为重,发生冲突,是选择针锋相对还是宽容大度,都是在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着考验。所以,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可以通过转变体育教学观念,促进学校全面成才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有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疫情期间体育课程迫切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组织教学多变化”的新的教学思想;树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更新教育观念也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引导教师反思以往的教育行为,进行新的学习、思考,自觉地实践课程理念。在疫情期间,我们经过线上培训、线上钉钉会议、与教师交流沟通、与学生视频等,并通过大量的视频课和观摩课等反馈的信息可以发现,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教师们在疫情期间观念的转变在逐渐更新,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造,教师们对空中课堂也逐渐适应,并且开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师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把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以高度的责任心,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思想方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导向,以“育人”为最终目标。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与教材方面,要从育人角度创造性的挖掘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形成、社会化及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更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对体育的感悟和共鸣,教师及时抓住各种教学时机,创造不断生成变化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持续、积极、主动的感受,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主张,创设体验式、探究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着眼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灵健康辅导

在体育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体现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学生辅导为辅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在体育活动体验中得到疏导,心情得以改善。如果学生有心理困扰,那么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利用调节情景、参与运动和塑造集体情感等方式进行干预调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设网上体育健康辅导站,通过及时更换图片、发布信息、网上解答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情绪调节,走出心理困境,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增强耐挫力和适应力,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和个性心理特质。

(二)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

体育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设计和实施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时要体现学科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实施时具有可操作性,正式教学时应当在仔细推敲、多次预设、完善后再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强调人本思想,着力于塑造和增强学生健康的心理。注重教学的评价,以既有的心理研究理论为凭据。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在“严谨、真实、详细”的基础上完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体系。

体育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行为和过程的训练。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而应在实践活动中具体体现,冷冰冰的理论知识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活动时间才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

(三)活跃体育学习气氛

体育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当关注集体心理健康的教育。可以设立标杆,将身心素养都很健康的学生作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以强带弱,为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积极、活跃的氛围,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当然还需注意个别学生教育,如果个别学生中露出心里困窘的苗头,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那么就应当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中做到科学、认真和严谨,帮助他们消除障碍。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呆呆和朵朵(13)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