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1-11-22邓宇鹏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

灌篮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活动微课

邓宇鹏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而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以来,为教学活动带来较多可能。而与其他科目相比较,体育教育较为滞缓,所以教学改革不彻底,就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也无法使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需将相关意识、观念树立起来,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高中院校的田径教学效率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其根本原因为: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考核上,认为学生考核过关就可以了。但设立田径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是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丧失热情,使教学活动受到直接影响。

(一)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是否先进可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素质教育已进行多年,但教师并未将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起来。具体原因为:田径教学不属于主科,且考核不是很严厉,可以突击完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未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中直接让学生进行田径比赛,很少介绍相关器材、设施[1]。

(二)重视程度不高

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是教育部门明确提出的任务。而其中的体指的是身体素质。在各科中,只有体育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教师理应将体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但体育教学在高考中占据分值不高,且其可通过突击练习取得好成绩,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希望自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了影响,无法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积极性不高

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知识进行探究。体育教学虽与其他科目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一点应当是不变的。而通过调查发现,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占比不高,且体育在高考中的分数不高,所以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己考上大学没有帮助,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此外,田径运动较为枯燥,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无法发现田径教学的魅力,不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

(四)课程衔接质量较差

课程衔接质量可直接对教学活动效率、质量造成影响。而部分学校存在课程衔接质量较差的问题,使教学效率、质量直接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衔接质量较差。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不明白初中田径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田径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教师将初中教学当作重点的问题。而这种教学活动会对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学生学习和以往相似的知识时,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教学质量受到了直接影响。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田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与教学内容相衔接,而多数教师未将其重视起来,导致教学内容出现了严重脱节,教学资源受到直接影响。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一)重视高中体育田径教学

体育教学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取消,是因为其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所以,教师不能因为体育在高考中的分值占比较小便将其忽视[3]。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将田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如此,才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才可帮助学生将终身体育的意识树立起来。首先,学校需要明确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教研会、培训工作使教师将田径教学重视起来。其次,教师需明确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形势所趋,也是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需将信息技术的运用重视起来。再次,教师需明确健康的身体是学生积极面对高考、考上理想大学的前提。最后,教师需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如此,才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即便在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也会迎难而上。虽然田径教学与其他科目存在较大差异,但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虽然高中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且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知识,但田径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想要解决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就需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爱好,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玩游戏,所以教师可将田径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引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分好组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游戏规则。多媒体设备具有图文声结合的特点,所以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游戏规则,并基于游戏规则完成田径训练。此外,教师可借助奖惩机制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谁可以获得胜利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输掉比赛的人需按照胜利者的要求做一件事。如此,原本枯燥乏味的田径教学便可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便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实现分层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虽可为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可能,但学生毕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强;有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统一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无差别对待,但部分学生“吃不消”,部分学生“吃不饱”。因此,教师需将分层教学重视起来[4]。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根据田径教学的特点制作微课视频。因为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视频实现因材施教。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传输微课视频,使学生直观看到知识、体验知识。而在实践中发现,微课视频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可以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在录制微课视频时,教师需做到围绕重难点知识进行。因为田径教学中存在较多重难点,只有对相关知识进行教授,才可帮助学生了解重难点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学生可以随时暂停、返回,即便第一遍观看微课视频时无法理解知识,也可通过重复观看解决重难点。如此,便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可将相关教学平台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为知识讲解提供便利。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校园网利用起来,在校园网中上传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实践。借助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对田径教学产生兴趣,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趣味情境教学法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将学生带入真实环境中,并在相关环境下探究知识、学习知识。而学生对趣味性内容感兴趣,所以教师需将趣味情境教学法利用起来。但想要使趣味情境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教师就需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了解,并通过分析、探究找到最佳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可以不断丰富自身视野。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趣味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进行“快速跑”的教学时,教师便可采用趣味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因为传统的教学活动较为枯燥,虽然可以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可将信息技术运用起来,通过呈现电视剧片段、相关图片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可以将《士兵突击》的片段呈现于学生面前。在看到这样的视频后,学生可对军人产生敬佩之情。此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自己有一个方法,可使学生成为“军人”。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学生可呈现兴致勃勃的状态,主动询问教师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随后,教师可将准备好的编号分发下去,借助编号分发这种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好小组后,教师可将一张纸撕成三份,一份上写100m,一份上写200m,一份上写500m。写完之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以抽签的方式确定跑步距离。而在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出现两个小组抽到同一个距离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让这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如此,便可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便可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五)设计辅助训练项目

很多学生认为,田径训练是枯燥的、乏味的,所以只让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话,学生无法对田径活动产生兴趣,教学实效性可因此受到影响。而在实践中发现,辅助训练项目的设计可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辅助训练项目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的疲惫感、疲劳感减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压腿、原地高抬腿、拉伸等。但在设立辅助训练项目时,教师需将节奏、规律放在重要位置,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倘若学校的场地有限,教师需要采用手心手背、抽签等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同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因为体育运动皆有危险性,而教师有责任与义务为学生的身心安全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对辅助训练项目进行合理搭配,并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将安全提醒做好,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逞能现象,明明身体能量消耗过度也还坚持运动。此外,教师需明确,短跑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在短跑训练中,需基于此开展辅助练习,使学生的反应能力、起跑速度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做到分组训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提供便利,可使教学活动呈现多样化、趣味化特征,可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便利。但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改革的目标、课堂内容。如此,才可将田径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田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需采用有效手段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实现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采用趣味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教师需对辅助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增加田径运动趣味性。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活动微课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计数:田径小能手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