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2李婧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财务人员信用

李婧 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

引言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通过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信用时代,使曾经看不见、摸不着的诚信逐步成为“有形资产”影响我们的生活,使事业单位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既逢机遇又遇挑战,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后由于某些原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推进中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将进一步探索通过构建会计信用体系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将挑战视为考验,使财务部门成为事业单位转型的重要保障。由于国内关于事业单位会计信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一、信用的含义

古书《左传》中首次谈到信用,《昭公八年》一问中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隋朝的思想家王通说过,“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诚信自古就是中国人立身处事的重要价值标准。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人无心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成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立身之本。

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后,2020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这将更加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保障各类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有序进行。《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我国下一步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新篇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的同时,财务管理的价值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极大触动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良。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因素,会计信用能够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优化会计信用体系,实现财务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信用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不合理

信用时代,数据先行。作为提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的财务部门,有着“上承下接”的作用,快速处理单位信息,判断自身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信用时代,数据庞大且更新速度快,各类信息交织错杂,财务部门在面对信息时不仅要筛选自身部门的,还要涉及人事部门、业务部门以及离休退休等多方面。相当数量的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甚至还承担有其他诸如人事、离退休、党建等基础部门的常规工作,背离了业财融合的大趋势。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范围的扩大导致了财务人员无心变革工作模式。常规地填报报表、预决算分析随意应付几句,造成对数据的分析利用工作开展得不深入、对决算中发现的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不重视,决算促进预算管理、防范风险的作用没有很好显现出来。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如今的工作量。信用时代,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梳理职责、细化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财务部门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依托信用时代的技术,信息筛选方法多元化。财务部门在获取快捷准确的信息数据的同时,信用时代也对财务部门的信息收集、筛选、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信息技术能力较弱,且身处信用时代,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更新迭代的新制度、政策,给原本就繁忙的工作带来更大压力。这些需要财务人员苦练内功,迅速适应时代。

(三)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不够深入

会计信用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能够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实现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先进的技术标准构建会计信用体系能够实现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通过“信用+会计”工作模式的组建,能够实时捕捉到财务人员工作信息,实现对财务工作的进一步掌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深入。无法全面反映会计主体的信用情况,更无法满足单位的需求。下一步应构建财务会计信息模式,依托会计信用体系获取多渠道信息,取代信息来源路径单一的传统模式,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三、信用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技术先行,优化会计信用体系

信用时代,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将会计信息技术标准纳入会计信用体系中,实现会计信用的智能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和有效性的实现。第一步,树立“信用+”的工作理念,推进先进技术在财务工作体系中的运用,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在会计工作模式中的制约,完成工作模式的优质化。第二步,通过对区块链、信息技术的运用,制定明确的会计信息技术标准,完成会计信用体系的参数建设。第三步,以“信用+”思想为基础,根据第二步建设的会计信用体系模式,投入人财物力,构建财务会计工作一体化模式,提升部门整体实力,让财务部门更好地为业务部门服务,增强事业单位转型改革期的市场竞争力。

(二)明确分工,提升财务专业化能力

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没有明确分工和主体责任,财务人员除了与其他部门交织的事务性工作外,仅局限于记账核算和预算决算。信用时代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应明确单位财务工作职责,细化财务分工,使财务人员专心于本岗位工作,实现岗位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跳出传统财务的局限性,时刻关注行业新动向,为实现职能升级而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储备审计、税务、法律、财务分析甚至战略等多方面知识体系,向全面型人才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数据筛选能力和利用能力,保障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树立观念,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管

会计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离不开事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单位内部树立诚信理念,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活动,通过现场活动、论坛讲座、信用知识竞赛、企业信用培训等形式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诚信意识,从内而外地保障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避免流于形式。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在内部建立公正公平的组织文化,健全内部控制的激励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保障机制。同时建立监管数据预警机制,实现跨部门相互监管工作机制,将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在单位范围内完成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打造以会计信用体系为载体,实现信息互联、信息共享,构建多维度、多辐射空间的财务智能化、信息化大平台,助力共治共享的大财务监管新格局。

(四)有效落实,加强对成果实践运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关键在于有效落实。实务中,会计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

在风险管理方面,事业单位能根据实时的信用风险波动,自动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监控,实时推送预警信息,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防患于未然,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判断;会计信用体系中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核实单位信息,评估信用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用体系如能实现与银行、审计系统的平台对接,将为单位的信用风险评估带来更高的效率。

在日常报销中,在会计信用系统中设置网络报销模块,“网络报销单填制-逐级审签-纸质票据现场审核-划款”,解决待处理单据任务。在报销流程中,根据事业单位的实时信息,由系统自动评判加减分和评级,明确责任归属,提高财务服务质量。

在数据利用方面,围绕事业单位管理的中心工作,密切跟进领导关心的问题和本单位所在行业领域的问题,深挖预决算数据的价值,会同人事部门对人均工资等进行同行业横向及纵向分析,为单位安排预算补助资金提供依据,会同业务处室对项目经费使用进度、三公经费压减情况进行分析,为下年度预算安排资金提供参考。开展专题研究,争取形成一些有质量、有分析的分析报告。以角色审核中的问题为导向,依托会计信用系统,提升决算数据的利用价值。

结语

近年来,信用时代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冲击,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事业单位在体系、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多方面做出大幅度改变,提高财务数据处理和信息获取的效率,构建会计信用体系,提升财务专业化水平。让事业单位在改革潮流中把握先机,创造更多价值,获得更长远发展。本文从财务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财务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会计信用体系建设几个方面粗浅地分析总结了信息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所遇到的困境,并从技术、分工、内控、实践几个方面尝试提出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用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财务人员信用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中国,快步进入信用社会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信用消费有多爽?
好老板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