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体制机制

2021-11-22杨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失序中西部薪资

文/杨娟

要实现我国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科技的进步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工作。各大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之一,其校内的教师专业水平也需逐步提高,这就导致我国出现“争夺高层次人才”的现象,进而导致我国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得更加频繁和没有秩序,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开展进度。我国要阻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必须尽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体制机制,正确引导高层次人才的区域流动。

一、高层次人才区域失序流动的影响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出现区域失序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为我国各大高校的师资建设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会引起高层次人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首先,我国各大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会采用各种手段来争夺高层次人才,这种无差别的争夺方式会导致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缺乏合理规划,反而使引进的高层人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延缓了各大高校自身的“双一流”建设。其次,高层次人才的资源浪费和各大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延缓,也会造成国家“双一流”学校建设工作的停滞不前,对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1]。

相比于社会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关系,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及高层次人才是事业编制关系,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之间的流动也被称为正常的工作调动,由于人事调动的相关过程过于复杂,且事业编制教育工作者及高层次人才的薪资水平较为统一,导致大学工作的人事调动不是过于频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部分高校为了“双一流”建设而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及高层次人才,也对本校内部教育工作者及高层次人才的薪资作出了相对应调整。随着各大高校间薪资水平的逐步拉大,大部分高层次人才从我国东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沿海地区的高校。长此以往,导致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不利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整体实施。

二、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进行合理规划,造成高层次人才资源浪费

我国各大高校以提高薪资待遇水平的方式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其主要目的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专业作用,帮助高校更好地建设自身的学术学科教育与教学研究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但是,我国部分高校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与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符,形成高层次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

随着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加入,部分高校也没有根据每个高层次人员的特性准备相应的教学研究平台,造成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没有适合的教学科研项目,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研究成果的产出。部分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体制机制,这也会让引入的高层次人才难以适应高校的教育研究环境,从而出现“不服水土”的现象[2]。

(二)形成不良竞争环境,导致高校内部培养高层次人才质量降低

在我国各大高校为了建设“双一流”大学,从而开展的高层次人才竞争活动中,不仅造成了高层次人才的资源浪费,也形成了高校之间的不良竞争环境,给社会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使得各个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降低,也与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我国建立“双一流”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有利于我国强化科技强国的发展路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未来的综合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由于各大高校没有理解我国建立“双一流”大学的根本目的,从而造成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区域失序流动。

(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严重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我国的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发生偏离,打破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原有的平衡,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丰富、先进;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贫瘠、落后,使我国东西方教育工作者与高层次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逐渐拉大,导致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遇到阻碍,也会加剧我国高等人才区域失序流动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三、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体制机制的建设策略

(一)完善“双一流”建设评估标准,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合理划分

要有效制止我国高层次人才区域失序流动的发生,必须完善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评估标准工作,并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合理地划分。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更加科学、健全的评估标准,有效引导我国各大高校招聘实际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并引起各大高校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而不是一味地采用不良的竞争手段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入。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共同目标之一是为了让我国高等教育能够跻身国际行列,符合当今国际形势的需求,也为我国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双一流”建设的评估标准主要是指:对所在高校教学研究成果、论文质量、高层次人才素质、高校内部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工作。只有这样的评估标准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够改善当前各个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问题,让各大高校更加重视培养本校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够警醒各大高校不要盲目地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头衔荣誉,应该主要关注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才能与本校的实际情况是否相互吻合,还能够有效加强各大高校对校园内部高层次人才的合理划分,从而为本校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与之相符的教学研究平台与教学科研项目,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从而加快我国各大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工作。

(二)建立高层次人才调动费用制度及合同制度,改善不良竞争环境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工作调动制度是阻止我国各大高校不良竞争活动的有效办法之一。对于高层次人才外流的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应该设立“高层次人才调度费用”,适当提高南部沿海地区高校盲目招聘高层次人才的成本,同时也能提醒南部沿海地区高校不要胡乱招聘高层次人才,最终达到改善当前不良竞争环境的目标。另外,如果南部沿海地区高校还是要坚持招聘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调度费用”也是对人才被动流出高校的合理补偿,也提高了高层次人才在各大高校之间的有效竞争能力。

高层次人才的胡乱流动,对各大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来讲,随着“双一流”的推广建设,导致两地各大高校高层次人才一直处于流失状态,也严重影响了两地各大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使两地各大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产生了诸多顾忌。针对这种情况也要制定相应的合同制度,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减少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高等人才外流情况,并能有效地提高两地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遏制高层次人才区域失序流动的现象,也让我国各大高校自身所拥有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3]。

(三)完善高校教育经费分配方式,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造成我国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各大高校高层次人才持续流失的因素较多,其中薪资水平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由于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南部沿海地区是存在实际差异性的,这是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所以,国家只能重新制定各大高校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从这方面入手,帮助东北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减轻因地方经济水平较差所带来的经济劣势。这也能够让两地高校筹出更多教育经费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薪资待遇、教学环境、研究场地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层次人才的持续流失。随着教育经费的重新合理分配,还能够改善两地各大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态度,从而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工作进度。

四、结语

在当前高层次人才区域失序流动的情况下,要科学有效地建设“双一流”,就必须建立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体制机制,完善“双一流”建设的评估标准,运用高层次人才调动费用制度和合同制度,合理改变当前各大高校为了争抢高层次人才的不良现象,并重新调整各大高校的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帮助各大高校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从而使我国早日达成“双一流”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失序中西部薪资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