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纳税实务》智慧课堂建设必要性及课程设计

2021-11-22徐恺娣郭永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实务纳税知识点

徐恺娣 郭永妍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引言

智慧课堂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热点研究对象,是教学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纳税实务》是财会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操技能于一体。在该门课程中使用智慧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它的推广十分具有必要性。

一、智慧课堂推广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课堂现状

传统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辅以一些案例的计算练习。因此传统课堂主要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很容易发展成为“一言堂”。《纳税实务》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还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税收法律资讯,紧跟时事,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求学生会使用报税软件,在传统的课堂上很难同时满足这些。

从学情分析来看,一部分高职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面对稍显复杂的分析计算,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有些同学容易出现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情况,一旦对课堂失去兴趣便会走神、发呆,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知识点的学习。

(二)智慧课堂的应用

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模式,通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与资源推送等优势,将教学、课堂活动、师生互动等相关教学活动搬上云端来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的一种线上线下同步的课堂教与学模式。智慧课堂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模糊教室内外的边界,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教师听、学生听”的局限,不再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

(三)应用的效果

1.突破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

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通过板书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教学集中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集中在教室里。在课后的其他时间里,一旦缺少教师的督促,学生很难再翻出教材进行学习。当智慧课堂上线后,教师在云课堂中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手机翻看学习,巩固已学知识,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课堂讲解占据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做题时间,没能发挥高职学生好动手的特性。当智慧课堂上线后,学生可以与教师一起探讨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更多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让学习不再枯燥。

教师在课上使用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听课成果,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点后立马进行测试,如果答错,教师及时跟进,再次讲解。如果答对,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该知识点,教师通过云班课APP给学生加分,该种鼓励式教育给学生很大的心里满足感,有利于促进对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进步。

3.实现师生高效率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上,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和胆量,羞于直接向老师提问,在课后更是找不到老师问问题,师生间互动很少。在智慧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实时对话框向老师提问,老师看到后可以及时回答。这种高效率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也促进了课堂上良好互动的良性循环。

二、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以《纳税实务》课程中个人所得税章节内容作为案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阶段

第一步,利用云班课APP建立学习班班课,提前上传与个人所得税相关的资料,包括课程PPT、拓展素材、个税改革相关的新闻链接等,为以上所有课前复习资料设置相应的学习经验分值,学习经验分值计入日常考核成绩最后计入该课程的期末考核,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并发现问题。

第二步,在云班课APP中发起讨论对话,所有学生都可参与提问或解答他人提问,老师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可以实时给有创意且有准确率的答案加经验值,同时也收集学生的疑惑进行整理,作为备课重点。

(二)课中教学阶段

第一步,预习检查。教师选取课前讨论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言,引导学生们进行二次思考。然后,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先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第二步,小组讨论。使用云班课中的成员分组,将班级分组,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对课前思考题的理解。台下的其他组同学详细聆听,并可以随时提问,最后学生之间相互投票,选出最优小组,集体为他们点赞加分。教师对学生们的发言进行评价,总结本节知识难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相关内容,完成本次课重点知识的学习。

第三步,知识深化。学生查看教师预先上传的趣味小视频,自主学习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在学习完成后,教师推送一道小练习,回答正确便可获得十个赞。根据视频的学习和小练习的巩固,学生发现本知识点的重难点在于理清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中,不同税目对应的不同税率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式,带领学生尝试通过编制表格的方式,将各税目的计算流程列在一起,不仅梳理检验了所学知识,还便于后续计算时查找。

在全班同学都总结完成后,教师随机邀请学生上台讲述应纳税额计算的流程,以及综合所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争取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胆量,提高课程的参与度。根据费曼学习法,这种通过发言自主讲解知识点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得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生进行视频学习和自主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查看学生的进度和计算情况,可以快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至此,在学生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自主学习中完成本课难点问题的学习。

第四步,动手实操。在完成了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学生打开电脑上的模拟仿真软件金税,进入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练习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问题。分别计算各税目的应纳税额,再进行人员登记,报表填写,申报表报送,和申报表反馈。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高度契合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流程,操作完成使用系统评分,可以第一时间查看练习成果。

《纳税实务》课程多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解决了学生面对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吃透的难题。再通过税友实训软件的配合,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性,让学生及时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的完美结合,达到学中做,做中学,让课程教学更有效率。

(三)课后巩固阶段

进入课后巩固阶段,为了巩固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教师把作业发布在云班课的纳税岗位实务课堂中,并规定完成时间。教师登陆云班课,检查批改作业,生成分数。此外,教师可以将学生和校企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联系到一起,方便学生更加切实详细地了解企业办税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

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学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智慧课堂”项目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纳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纳税实务》的智慧课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通过项目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个性化方式,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为开展全方面实践型人才建设提供了尝试。《纳税实务》课程智慧课堂的项目实践也对周边相关课程的建设具有辐射和推广意义,为推动高职财经类课程的全方位教学改革介绍了经验。

猜你喜欢

实务纳税知识点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