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11-22施海亚

小学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文本内容

⦿施海亚

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在小学阅读课程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语句将自己的想法以批注的形式标记在书本上,可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始时,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将阅读的话语权交给学生,确保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2]。

一、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批注

预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传统的预习方式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布置好任务,然后针对特定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这种传统的预习方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预习时也只能认识一些基本的字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理解。灌输式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教师应当认识到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解决。在开展阅读互动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预习时边阅读边批注,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询字典,然后将读音与含义标注在句子后。学生正确地使用批注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地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二次阅读时,教师可以提出要求,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把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标注出来,进行个性阅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还要翻阅学生的教材分析学生的批注内容,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完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比如:课前预习批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回顾自己的批注看一下批注特点。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提纲式批注大多数是以情节发展为主,教师要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让学生去了解文章的结构。学生从自己的批注中获得信息后进行阅读,对自己批注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可以再结合教师的讲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主题批注

学生使用批注式预习可以提前了解文本内容,教师还可以在课上使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进行批注,然后进行思考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然后检查文章中的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每个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很难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难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一整节课都在讲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忽略了重点知识的讲解,使用批注式阅读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对文本难点进行批注。在组织批注式阅读时可以先自读文本,然后选择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在问题的指引下就可以对文本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中的《怎么都快乐》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么样才叫快乐呢?文章中哪里表现快乐了呢?让学生先进行阅读然后在文章旁边批注,可以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批注的好习惯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来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谈论交流,学生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思维的碰撞可以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批注的习惯与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批注的重要性,掌握批注的方法与种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先向学生举例,列举不同的批注方法对文字、图形等等进行批注。可以在阅读时用圆圈的方式圈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发现优秀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使用这些符号就能加深印象,积累自己词汇量从阅读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复习时也能根据符号找到文章的重点,还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成绩。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批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为教学过程增添一些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语文教师应当正确地使用批注式教学的方法,发挥批注方式的最大价值,让学生更好地整理阅读思路,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提升阅读的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