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探索*

2021-11-21张呈宇刘恋秋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院校高职

张呈宇 刘恋秋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2015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对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

1 高职院校治理现状

1.1 治理主体界限不清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党委和行政二者共同对学校进行管理,但在现实管理中,二者的任务分工不可能划分得非常清晰,可能某一主体居于高位,出现“一股独大”的不良现象,权力通常掌握在个别人或某一个系统手里,决策者一般只以少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决策。主体职责界限不清晰,在学校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职权交叉、任务重叠,甚至是各自为阵的情况,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不符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要求[2]。

1.2 二级学院(系)自主权受限

二级学院(系)是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经费管理、人才引进、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拥有自主权,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各职能部门却成为管理的主角,二级学院(系)等教学实体部门处于从属或下属地位,处处受限,无法大展拳脚,影响二级学院(系)的建设与发展,如:组织部掌握着二级学院(系)干部职数及聘用人选,人事处控制着院系用人指标和招聘流程,教务处掌控着院系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招生就业处掌握着每个专业的招生数量,财务处控制着经费的投入与使用等。从人才招聘、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经费使用等方面,二级学院(系)绝大多数事务均在学校职能部门的管控和监督之中,自主权受到极大制约,影响二级学院(系)的自身建设和持续发展。

1.3 企业行业参与度不够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中厂,厂中校等理念的提出,加强了高职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高职院校除了关心教职工、学生以外,还应关注政府、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等,需要这些社会中间力量在某些方面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治理中,为高职院校治理提供支持和帮助,解决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的难题和困惑。政府的相关政策、资源影响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企业的先进技术、职业能力要求等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数据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等。目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的程度不够,深度不够,部分只停留在表面。

2 高职院校大数据治理的必要性

2.1 迅速应变,提升管理效率

在大数据时代,获取足够全面准确的信息,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反应速度。大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相关性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和响应,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效率[3]。

2.2 科学决策,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大数据可以采集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等有用数据信息,分析教学过程以及管理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改善,提升管理决策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3 精确分析,实现内涵发展

质量和效益是高职学院内涵发展最基本的要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学生的满意度、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等,为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撑。

3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面临的困境

3.1 数据治理重视度不够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治理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使高职院校治理高效化、精确化、全面化和智慧化,而部分职业院校对此并不重视,缺乏数据化治理思维,在思想意识上因循守旧。一方面,对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治理缺乏认识,不了解大数据技术对院校治理带来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思维仍然停留在传统治理方法上。另一方面,大数据治理是对原有治理方式方法的一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到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过程复杂,时间较长,面广量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众多因素阻碍了高职院校大数据治理进程[4]。

3.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职业院校治理进入大数据时代,学校各部门纷纷实行信息化办公,根据本部门业务需求,建立各自的业务数据平台,学校内部形成多个数据平台,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科研考核平台、职称评审系统、招生就业平台等。各平台相对独立,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岛。针对不同部门的要求,老师需要在各数据平台中录入许多重复性数据,从而增加了数据采集的重复性、交叉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治理难度的提升。

3.3 治理水平和效率低

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联系紧密,大量数据需要政府和行业企业提供,而政府、企业的数据平台具有内部性和权限性,没有对高职院校开放权限或接口,实现数据查询、共享和下载。职业院校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采集到的有限数据中,存在错误、虚假、残缺的数据,部分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使用,浪费了数据采集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从而降低了治理能力和效率。

4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路径分析

4.1 树立大数据治理思维

大数据背景下,要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必须要树立大数据意识,以大数据思维推动高职院校治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和智慧化。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大数据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校不仅要对内部数据进行收集整合,还要对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和使用,通过掌握校内外大量有效数据,提高高职院校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树立数据的开放共享观念,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拥有大量学校所需的数据资源,通过树立数据开放共享观念,实现不同主体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与应用,提高高职院校治理资源的利用率和应用效率[5]。

4.2 打破学校内部数据平台壁垒

学校内部各部门建立的独立的业务数据平台,阻碍了学校内部数据的传输、共享和使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加大了数据收集、提交的重复性和交叉性,增加了教师数据录入和数据管理人员收集整理数据的工作量,降低了学校的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利用计算机技术打破各部门数据平台壁垒,开放接口,连通各部门数据平台,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校园内数据的一致性、统一性和共享性,减少数据的重复性、交叉性和错误率,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与效率。

4.3 搭建数据交流共享平台

高职院校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存在大量数据的交流信息,通过搭建数据平台,实现各主体间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一方面,高职院校、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内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获取、传输、共享和应用,使学校在治理过程中实现数据的内部协同化、统一化。另一方面,加快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间的数据平台的建设。首先,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加强相关数据搜集、整理、存储、分析工作,着力打造各自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数据库,为高职院校治理提供数据依据和职业教育信息。其次,加强政府之间、学校之间、企业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数据资源整合,形成职业教育资源的联合数据库,为高职院校治理提供大数据支撑。

5 结论

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保障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治理也应与时俱进,利用先进技术开启数据治理的新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树立数据治理意识,实现学校与企业、政府数据的共享以及学校内部各主体各部门数据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利用大数据增强高职院校治理效率和能力,提高高职院校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院校高职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