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渗透油藏举升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

2021-11-20刘海燕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冲程抽油机柔性

摘要:受井眼轨迹变化大、管柱运动受力以及注水受效差异性等因素影响,L断块常规抽油机采油生产中存在杆管柱偏磨严重、低产低效井数多问题,导致单井泵效及系統效率低,无法满足油田效益开发要求,为此开展举升工艺优化研究,优选柔性光杆超长冲程采油装置,重点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优选1口井进行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泵效由38.5%提高至75.5%,系统效率提高16.1百分点,百米吨液耗电量、检泵周期、材料使用费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具有较好技术推广意义,可为同类型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主题词:低渗透油藏   举升工艺   优化研究   应用效果

1.概况

L断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波中部,构造形态为2条南西向主断层夹持形成的单斜构造,主要开发目的为层为沙河街组沙三段油层,储层呈现中孔、低渗特征,平均孔隙度13.5%,渗透率23.5mD,上报含油面积2.5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1255.5万吨,采用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实施注水开发,共有油井145口,开井115口,注水井40口,日注水650吨,日产液636.8吨,日产油135吨,综合含水78.8%,采油速度0.39%,累积注采比0.93。

2.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开发,L断块生产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常规抽油机采油,杆管偏磨严重。除部分注入水水窜井采用电泵排液外,L断块多数井采用游梁式抽油机采油,生产过程中存在杆管偏磨严重问题,检泵井次逐年呈上升趋势。以2019年为例,全年检泵井次95井次,因杆管偏磨检泵65井次,占比68.4%,平均检泵周期仅235天。而造成杆管偏磨原因主要有井眼轨迹变化大、管柱运动受力、供液能力低等。

二是注水受效状况差异大,低产低效井数多。受沉积微相差异性、储层物性差及注采系统欠完善等因素影响,L断块油井注水见效比例低,日产液量小于3吨油井68口,占总井数46.9%,平均单井泵效仅20.2%,平均单井系统效率16.5%。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开展举升工艺优化研究,提高举升效率,延长检泵周期,实现供排合理,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3.技术对策研究

3.1超长冲程举升工艺

该采油装置主要由智能超长抽油机、柔性光杆、超长冲程抽油泵三部分组成,系统结构由动力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井下系统构成,具体关键技术如下:

(1)动力传动系统

动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永磁同步电机、新型II代减速器、滚筒、柔性光杆、天轮及多功能防喷盒组成,技术特点如下:一是永磁同步电机能效等级高、体积小,具有低转速、大扭矩以及启动冲击小等特点,与长冲程智能抽油机相配合,能减少启动冲击力和整体能耗;二是新型II代减速器适用性强,且性能稳定,传动效率高;三是滚筒采用大绳排绳,表面光滑,摩阻小;四是柔性光杆采用耐磨高分子复合材料包裹钢丝绳,使用寿命长;五是天轮和多动功能防喷盒具有自动调节光杆对中功能,大幅度降低磨损。

整体来看,永磁同步电机、新型II代减速器、滚筒采用一体化设计,减速器安装在滚筒里,和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密封式法兰连接,结构非常紧凑,传动效率高。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具备柔性启动装置,可按设定制度驱动电机运行,若电机过载,可自动停机。同时控制系统内设功图测试装置,实时监测光杆载荷变化。

(3)井下系统

采用螺纹连接抽油杆与柔性绳,一般采用直径16mm或19mm,抽油泵利用多级泵筒连接,泵筒间同轴度小于0.03mm,全长50~100m,柱塞长1.2m,I级间隙

3.2现场试验情况

(1)试验选井

柔性光杆超长冲程举升工艺适用于低产低效井和杆管偏磨严重井,选定L15-13井做为试验井,其试验前各项参数如下:

①机采设备及参数

游梁式抽油机,电机30KW,Φ44mm采油泵,冲程2.8m,冲次4.5次/分钟,系统效率10.2%。

②生产参数

试验前一个月内平均日产液6.0吨,日产油1.3吨,月综合含水78.3%,泵效38.5%,百米吨液耗电2.20KW.h

(2)现场设备安装

按设计方案起出井内生产管柱,安装超长冲程举升工艺相关设备,包括12型超长冲程滚筒式抽油机、30KW永磁同步电机、φ44mm×50m超长抽油泵等,泵挂深度1500m,启抽后各项生产参数平稳。

(3)生产跟踪

L15-13井连续稳定生产105天,冲程50m,冲次5次/小时,沉没度稳定在300m以上,平均日产液量7.5吨,日产油量2.5吨,综合含水72.7%,各项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3.3试验效果分析

相比试验前,L15-13井冲程由2.8m提高至50m,冲次由270次/h降为5次/h,各项参数均得到改善,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泵效,根据调整前后功图对比,冲程损失降低,冲次降低,泵效由38.5%提高至75.5%;二是系统效率,相比于游梁式抽油机,超长冲程抽油机无电机、皮带、四连杆结构,有效减少系统无效损耗,系统效率由10.2%年提高至26.3%,提高16.1个百分点;三是百米吨液耗电量由2.3KW.h降至1.0KW.h;四是减缓杆管偏磨,延长使用寿命。抽油机冲次由6480次/天减少至120次/天,抽油杆惯性载荷降低,减缓了杆管偏磨以及疲劳损伤,平均检泵周期由235天提高至465天;五是减少了密封填料,电机皮带使用量,提高了生产时率。天轮和多功能防喷盒有自动调整节对中功能,试验前每半年更换一次封填料,每半年更换一次电机皮带,试验后已连续生产100天,未换过密封填料和电机皮带,减少材料投入费用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时率。

4.结论

(1)L断块常规抽油机采油生产中存在杆管柱偏磨严重、检泵周期短、泵效和系统效率低以及低产低效井数多等问题,增加生产成本,不满足油田效益开发要求。

(2)开展举升工艺优化研究,优选柔性光杆超长冲程采油装置,由动力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井下系统构成,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3)优选试验井进行现场试验,效果显著,泵效、系统效率、耗电性等参数均得到改善,具有较好技术推广意义,可为同类型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苗向辉.管杆偏磨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3).

[2]李健康.有杆泵井管杆偏磨原因分析及技术对策[J].石油机械.2000(06).

作者简介:

刘海燕,女,1973年12月出生鞍山台安,汉族,助工,1998年毕业于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现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从事生产经营工作。

猜你喜欢

冲程抽油机柔性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细说汽油机
幼儿园旁的抽油机伪装成了长颈鹿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冲程团队介绍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
如何判断内燃机的冲程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