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理念下的高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研究

2021-11-19吴晓婷

高考·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STEAM理念项目化教学高中化学

吴晓婷

摘 要:项目化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其开展过程符合学生的探究认识规律,也是STEAM理念的延伸。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其中体会一个完整的学习探究过程,实现自身能力的有效发展。本文以侯氏制碱法的探究为例,探讨高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并基于具体的教学课例研究,抽离出设计STEAM项目化教学课例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STEAM理念;高中化学;项目化教学;侯氏制碱法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其是高考的必要考查科目。在当前,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愈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此背景下,作为化学学科教师,需要能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做出教学的调整。项目化教学是STEAM理念下出现的一种行为导向学习法,其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学科融合和学生发展的进行,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接下来,笔者就侯氏制碱法探讨下高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希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借鉴。

一、项目化教学开展的价值及侯氏制碱法的分析

项目化教学主要具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实践性、自主性、發展性、综合性、开放性、评价性的特点。其中实践性体现在项目化教学的探究目标与真实世界存在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自主性体现在学生探究的自由上,学生在其中可以相对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发展性则是指项目化教学可以采用长期项目和阶段项目融合开展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认知过程;综合性是项目化教学中学科融合的价值体现,学生可以在项目化学习探究中体会各学科知识融合探究的过程,感受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开放性所指的是学生围绕项目化的主题内容所进行的探究和运用的方法评价等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评价特点则是项目化教学重视过程展示的凸显,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过程评价,有效地定位学生的发展欠缺。

二、实现项目化教学有效开展的方法

(一)结合主题研究,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确立需要教师对项目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从中定位出适宜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能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拓展,并从其构成方面进行剖析研究,找出学生可以操作的内容。对于侯氏制碱法来说,其所涉及的内容也较多,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清晰有效的项目探究,教师需要围绕着侯氏制碱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从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三方面进行融合,找出最为适合的项目任务。这样一来,在项目任务得到了确认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任务的探究难度,选择学生小组的构建方式,并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将项目的研究计划确定下来。

例如:在针对“侯氏制碱法”开展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其化学学习价值出发进行研究,确立项目任务。侯氏制碱法涉及“纯碱”碳酸钠的制取,和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的探究与实验就是本次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项目任务:1.明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明确其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方程式;2.使用实验室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试制纯碱;3.验证所制纯碱的纯度,分析反应的完成程度;4.思考侯氏制碱法的优越之处。

(二)分析学生发展,构建学生小组

自主性是项目化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次有效的项目化教学,需要学生进行相对自主的探究学习,若教师所构建的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那么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就无法得到保障。然而,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探究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自身仍不具备完全独立完成探究的能力,相应的,学生小组的构建就成了必须。为了确保项目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构建。在具体小组的构建上,教师也要能结合探究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而言,学生的小组构建方法有三种,其分别为学生自由分组、按学生座位分组、按学生能力发展分组,这三种分组方法的应用情境和形成的小组特点也各不相同。学生自由分组可以快速地形成小组,学生小组内学生的关系较为融洽,配合较为默契,但学生能力发展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按学生座位分组是最为稳定快速的分组方法,但其问题同样为学生能力差异;按学生能力分组是当前较受教师推崇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实现各学生小组能力的协调化,但其缺点在于分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研究,且单纯按照能力划分的小组,其组内学生出现分歧的可能性也更大。为了确保探究的有效进行,教师要能做出更多的引导。

例如:在针对“侯氏制碱法”进行的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经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设计的实验流程也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故教师需要能选择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小组的划分与构建,确保各个小组的学生能力总体发展差异情况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阈值。在实际的小组人数划分上,考虑到实验需要操作记录和分析,所以人数应安排在4~6人为宜。其中,各小组的组长需要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三)学生讨论进行,设计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学生实施项目探究学习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若学生不能构建较为清晰有效的项目计划,项目探究的进行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相应的,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需要能给学生展示出项目任务,并引领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尝试着对项目计划进行初步界定。在其中,为了给学生一个参考,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大体的框架作为参考,并要求学生不许照抄。

例如:在本次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的大体框架,引导学生进行项目计划的设计:1.检索资料,获取资源;2.明确方程式,设计实验;3.选择仪器,组装装置;4.观察现象,检查产物。在完成基本框架的展示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该框架制订自己小组的项目计划。

(四)教师引导审查,保证计划可行

在学生初步设定了项目计划之后,教师还需要能针对学生所构建的项目计划进行分析审查,尝试着明确学生计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证其合理性。在基本完成了学生计划的分析后,教师要能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列举和诠释,让学生再对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更正,确保项目计划的切实有效。在项目计划确保无误之后,教师还要对各个小组进行问询,分析各个小组的组内分工情况和探究准备情况,确认学生对项目活动的总体准备,对于那些准备尚未完善的小组,教师要能进一步引导。

例如:在本次针对“侯氏制碱法”所开展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生小组所构建的项目计划进行逐条分析,论证其是否可以达成对项目任务的有效达成。在其中,教师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为学生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教师需要能与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和强调,对所要用到的仪器的用法进行论证,确保各个小组的学生均能掌握相关仪器的用法,以免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当教师确保学生所设计的项目计划不存在较大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五)巡视探究过程,记录学生表现

实际的探究过程是项目化教学的重点之一,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需要能重视学生研究的巡视,确保学生的探究流程并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对于围绕着“侯氏制碱法”开展的项目化教学尤为如此,教师需要避免学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实验事故。但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能确保不对学生的实验做出过多干预,针对学生存在的危害较小的操作错误,教师记录即可,并不需要实时点出,在评价环节中再指出该问题,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本次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先能将所要记录的内容明确出来。其中,教师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各小组的资源检索情况、各小组的实验仪器选择情况、各小组的仪器组装情况、各小组的研究讨论积极性、学生存在的错误操作等。在教师发现存在严重的错误时,需要及时进行介入,引导学生进行改正,如仪器的组装存在重大缺陷,可能损坏实验仪器或造成危险时。对于一些可能会造成实验产物出现小问题的不当操作,教师进行记录即可,这些错误操作在学生完成基本内容探究之后,还可以作为研究的拓展点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设置检查评估,做出合理评价

检查评估环节是项目化教学完成后的反思分析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化探究的全过程,找出其中的得与失,并引导学生获得巩固与提升。在其中,为了实现检查评估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扩充评价的方式,将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化成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融合评价设置。同时,为了提升评估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设置量化的评价标准。即针对学生的纪律情况、探究积极程度、项目任务完成程度、过程出错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评分。在这一评价完成后,教师再综合学生的总体表现,采用加权计算的方式,给出学生所获得的总分数。

例如:在本次针对“侯氏制碱法”进行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评估。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评估的内容包含项目任务的研究达成度、研究中所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研究中得到的收获、研究中的感想等;其次,教师还要能让学生进行互评,指出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表现情况;最后,教师需要能结合自己在学生操作环节中所发现,对学生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并实施量化评分。这样一来,通过检查评估的进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反省,并对学生做出发展性评价,在后续的项目化教学开展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鉴,做出进一步调整。

三、基于课例抽离出设计STEAM项目化教学课例的一般思路

项目化教学课例的设置一般分为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需要能结合当前的教学主题内容进行研究,找出项目化教学的目标,并结合实际提出项目任务;第二个环节,教师需要能联系项目任务对本次项目化教学的难度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学生小组划分方法;第三个环节,教师要能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项目计划;第四个环节,教师需要能结合学生的项目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尝试着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做出优化调整,提升项目计划的有效性,确保项目探究的合理进行;第五个环节,教师需要能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留作评价依据;第六个环节,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出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项目化教学的有效构建,教師要能融合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流程进行研究,构建具体的教学措施。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能从项目任务确立、学生小组划分、项目计划明确、学生问题探索、探究过程观察、有效评价实施等六个方面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瑾.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2019(Z2):78.

[2]白龙.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02-103.

[3]李瑾.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2019(Z2):78.

[4]张德生,沈永玲.高中化学STEA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新教育,2019(32):39-40.

猜你喜欢

STEAM理念项目化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基于STEAM理念的青少年音乐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基于STEAM理念的“DIY创意水晶”项目研究与实践
基于STEAM理念的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基于STEAM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跨学科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