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1-11-19李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2期
关键词:木瓜旋律节奏

李瑮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当前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小学教学活动的新目标。歌唱教学是实现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内容,在激发學生学唱热情的过程中,不断相机诱导,培养学生情感共鸣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创新能力等,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曲,它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为三段体,大调式。每段乐句结束时都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旋律流畅,易于演唱。乐曲中连续使用的切分节奏,把欢乐的节奏推上了高潮。生活化的歌词,也表现出卖瓜人挑着瓜担进城吆喝卖瓜的过程。作者在课例教学设计上,把握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塑造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生活场景,启发并影响学生的情感和音乐思维,让他们在热情参与中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人美的熏陶和内心愉悦。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一,聆听歌曲,体验情绪。《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作者首先请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让活泼、欢快,赋有异国风情的旋律迅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听完,再提问学生: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学生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是每一个句子结束“沙沙沙”的地方,的确衬词的运用是这首歌曲最富有亮点的地方,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作者趁势鼓励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在“沙沙沙”的地方有节奏的拍手,或扭胯。来体验音乐的韵律和所蕴含卖瓜人喜悦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第二,聆听范唱,感受歌词。在初步感受旋律的基础上,作者揭示课题(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并启发学生接下来到老师的歌声中去寻找木瓜和“恰恰恰”的称词,鼓励大家在听到“恰恰恰”的地方和老师一起唱和拍手伴奏,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和带动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环节里,作者特别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由发挥,让他们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歌曲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在这种快乐的体验下,学生自然地感知到音乐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进入情景——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乐园

第一,进入情境,学习节奏。教师扮演卖瓜人,创设一个叫卖的情景。(木瓜、芒果)。通过课件的直观呈现,作者让学生找到市场上有木瓜、有芒果、有番石榴,其中主打产品是木瓜,并启发他们做一名热情、专业的推销员,用自己的本领把水果卖出去。接着,让学生尝试按节奏朗读歌词,在熟悉节奏韵律后,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观察歌谱,去发现第一部分四个乐句节奏相同,第二部分的两个乐句的节奏也是相同的,第三部分不同。歌曲是三段体式的结构。这样的分析,的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架构,增强了学习信心,启迪了音乐思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比如,每一乐句都是弱起,连续切分该在哪里唤气,反复跳跃记号如何使用,连续的切分节奏怎样突出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等等,带领他们一起探究和解决问题,为更好地演唱歌曲扫除了障碍,进而再进行哼唱旋律,熟悉歌曲,回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达到了预设的目的。其实,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很宝贵的,若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便可以在一次次“预设意料之外”的生成中发现问题、捕捉闪光点。

第二,师生合作,表现歌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不陌生的情况下,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印尼的风土人情和具有热带风情的歌舞画面,让学生体会这个“千岛之国”的音乐魅力,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在这个认知过程后,作者引导学生采用了跟钢琴唱、男女生合作唱、小乐器分组合奏等多种演唱形式来进一步学习,演绎歌曲,加入自制的小乐器伴奏等,师生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这个环节师生互动令作者印象深刻,充分感受到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贯穿其中的音乐教学,是多么的自然和愉悦。

三、拓展延伸——让学生享受音乐的快乐

在前面听、唱、看、动等多种途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叫卖调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叫卖所吆喝的,像边走边唱的:磨剪子来,锵菜刀……民间音乐中称为“叫卖调”,逐步完整之后就形成了叫卖歌曲。我们今天学习的《木瓜恰恰恰》就是一首叫卖歌。我们以前所听过的《卖汤圆》《卖报歌》都属于这一类歌曲。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在所学的歌曲中加入别的叫卖声,让我们的水果卖得更快更好。这个时候我先进行了示范:在“恰恰恰”处换上“快来买”“真甜啊”“真好吃”等。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进一步启发音乐思维,为他们创设舞台,让其充分展示自我。用《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创编歌词,边唱边演,让他们深入地演绎和表现整个歌曲,培养综合能力等。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音乐来源于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一步感受叫卖歌曲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独特魅力。音乐的魅力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也把快乐的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生活中。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木瓜恰恰恰》教学案例,作者以兴趣为载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情感感受,采用听、唱、律动、合作、启发思维等综合手段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并鼓励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从感知美、体验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给每个学生有了参与体验的愿望和实际创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得到了音乐素养的提升。

教学相长,实践出真知。通过《木瓜恰恰恰》教学案例的实践和课后反思分析,作者总结出只有深入专研课堂、学生和教材,敢于挑战新思路、新尝试,才能不断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带来美丽的音乐天空。

猜你喜欢

木瓜旋律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节奏
给你的信
木瓜老奶奶的云
轻快漫舞
植物帮之木瓜
7月,盛夏的旋律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你应该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