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管理

2021-11-19李大臣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消防设备隐患救援

李大臣

黑龙江省青冈县消防救援大队 黑龙江 绥化 151600

当今社会经济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楼大厦纷纷涌现。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大功率的家电出现在居民家中,具有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速度较快,且高层建筑对消防救援工作带来阻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必须重视防火监督工作,认识到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监督工作职责。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应积极对防火监督工作进行创新,运用新型防火技术,实现防火灭灾目的,降低火灾发生率,减少人们经济损失。

一、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特点

(一)存在较多的可燃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层建筑内会存放大量的可燃物,像是一些装修材料、电路设备等都容易引起火灾,例如木材、纤维等装修材料,电线、老化的电器设备,这些东西一旦遇到明火都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而且在这些物体燃烧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逃生带来阻碍。除此之外,高层建筑中还存在许多电路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必将会出现短路或磨损的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有电路发生火灾,极易引起连片的火灾事故[1]。

(二)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中,其内部空间往往较小,布局也十分紧凑,一旦有火灾发生,通常会向小空间内迅速蔓延。同时,高层建筑内还设有通风管道、电梯井等设备,其连接着外部空间,很容易进入大量的空气,会加剧火势的蔓延。这样一来对于高层建筑内的人员来说,其逃亡时间大大减少,容易增加人员伤亡率。除此之外,有些高层建筑内没有设置相应的通风管道,并且缺乏良好的防火防烟功能,在火灾来临时,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从而导致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三)火灾救援难度大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在火灾救援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救援设备以及建筑高度的限制,给火灾救援工作带困难,降低救援效率。一旦出现灾情,将会使火灾大面积进行蔓延,而高层建筑内相应的灭火装置较少,无法使火灾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同时,当火灾发生时在高层建筑内像电梯一类的带电装置都将会被停止运行,这将会延缓救援速度。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内的空间十分复杂,消防救援人员很难第一时间对其了解、掌握,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救援困难,从而影响救援效果[2]。

(四)人员疏散难度大

在高层建筑中,受建筑高度的影响,电梯往往是其内部人员通行的主要方式。而火灾来临之时,对于电梯这类用电装置则会停止运行,人们则需要从楼梯进行疏散,给人员疏散带来较大难度。一方面是楼层较高,使人们到达地面的时间会被延长,增加疏散时间,在高层建筑内,高楼层的人员往往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撤离[3]。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楼内人员较多,在火灾来临时,很难保持冷静,在狭小的空间内极易出现推挤、踩踏事件,加大了人员的伤亡。

二、高层建筑中的消防安全隐患

我国是人口大国,较多的人口使我国目前高层建筑较多。但同样的,密集的高层建筑也为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而要想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控制在一个可靠范围内,就需要在高层建筑设计上着手。据调查得出,目前我国很多高层建筑就是在其设计之初,没有将消防安全考虑到位,缺乏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从而留下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而且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性,在其内居住的人员较为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则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并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就要将消防安全问题考虑进去,做好对应的防火措施,以期将消防安全隐患降到最小[4]。目前高层建筑中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存在缺陷

我国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增多与我国人口过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对于消防安全问题考虑的并不全面,致使高层建筑内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缺乏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一旦有火灾情况发生,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缺乏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不到位,从而使得高层建筑内的安全隐患增加,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建筑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提高工程进度,从而使得建筑过程中相应安全隐患增加,在竣工后,即使对这些隐患有所察觉,也很难对其进行修正[5]。

(二)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

在一些高层建筑内,虽然已经建立了对应的消防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导致不能将消防设备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下去。消防设备管理制度主要要求在火灾来临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对人群进行疏散,并运用防火、灭火设施对火源进行扑灭或对火灾情况进行控制。可目前实际情况却是,很多高层建筑内不仅缺乏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而且即使有这类管理人员,其消防安全意识也不足,不仅不能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内现存的安全隐患,并且在火灾发生时也无法对灾情进行有效控制。甚至有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连基础的消防设备都不会使用,这样一来,不但不能对灾情进行控制,反而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6]。

(三)高层建筑内居民防火意识不足

首先,高层建筑内的居民在选择装修材料时,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或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所选择的装修材料在耐高温,防火等方面的功能得不到保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居民对于用火、用电安全意识不到位,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违规操作,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其次,很多居民对于防火意识不足,消防安全知识薄弱。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常常占用消防安全区域。例如,很多私家车随意停放,阻碍了消防救援车辆的通行道路,延缓救援时间。在消防通道内摆放杂物,阻碍人员疏散通道。这些不文明的举动,若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三、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措施

(一)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来提高高层建筑防火监督能力。对于高层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也要满足防火救援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在高层建筑内设计排烟通道,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浓烟可以被迅速排出。对于高层建筑内的安全通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建筑内的居民数量以及空间距离,尽量将通道设计在建筑的中间部位,以便于高层的居民也可以及时撤离。对于建筑内的警报装置设计,则需要对报警时间和人员疏散时间进行考虑,对报警装置进行并联设计,并且增加报警装置数量。并且火灾报警装置应尽量设计在高层建筑内的使用区域,也便于建筑内的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火灾报警,增加消防救援时间。同时,在高层建筑内,还应设计一个蓄水池,以确保在其内部有足够的水源进行消防救援工作。除此之外,在高层建筑装修时,还应尽可能的选用防火、耐高温的材料,以此来降低火灾发生几率,并抑制火灾蔓延趋势。

(二)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员对于高层消防环境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在进行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其自身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及时发现建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而对于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备,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最大程度的降低高层建筑内的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防火安全教育的宣传

要想提高高层建筑防火监督能力,就应加强防火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此,可以与相关施工单位或者建筑内的居民进行协商,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知识储备,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到消防知识,并且掌握相关消防技能,缩短人们与消防安全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不定期展开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提高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消防救援人员进行知识讲解,并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向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居民掌握相关消防技能,进而落实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

总结

高层建筑内的消防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并积极对防火安全教育进行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并通过不定期的消防演习来增强居民消防技能。同时还要定期对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与养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进行使用。

猜你喜欢

消防设备隐患救援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探讨博物馆现代消防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救援行动
消防设备
关于消防设备使用寿命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