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研究

2021-11-19罗勇志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林业

罗勇志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广东 深圳 518081

前言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大片的森林资源。尤其是在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的扩张使得林业面积急剧减小,进而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连年攀升,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分,除了调节空气、减少噪声污染以外,还具备许多丰富的功能。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加大对森林资源培育的研究力度。基于此,要找出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措施将其逐一解决,为我国林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意义分析

1.1 有利于生态文明

林业建设工作可以使我国环境污染的形势得到有效缓解,所以在现阶段的背景下,林业部门要设法使林业建设区域进一步扩张。促进森林培育质量的提升,是我国林业工作的首要目标。在森林的培育、经营期间,要致力于物质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步实现,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加强改善森林结构,注重对森林小气候的调节,不断优化森林的周围环境,将森林培育、保护工作落实到位,采取森林保护和人工种植等手段提高培育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森林培育与经营一致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只有构建出稳定较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提升的目标才能早日达成,这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率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要在生态机制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做好污染治理工作,避免生态环境平衡受到影响,有效发挥出森林生态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终目标[1]。

1.2 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迅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道路越来越多,汽车数量急剧上升,各类实木家具进入市场。不仅是城市周围林业采伐,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都受到了破坏,自然资源被无限开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很多生物生存都受到了威胁,甚至有些生物已经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比如华南虎、金丝猴、华南豹和白鳍豚等动物。人类和大自然的相处成为时代研究的命题。通过加大对森林的保护力度和培育,很大程度上能够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提高物种多样性。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才得以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保障。

1.3 有利于提高森林附加值,缓解温室效应

我国森林现状在分布上大多数都是深山,森林面积分布特别不均衡,早期的过度砍伐开采,使得我国森林物种单一,森林的种植量偏低,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合理现状,造成物种多样性的缺失。通过分析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森林人工培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附加值,改善森林环境和质量。这样一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城市空气质量也能得到改善,冰川融化现象也能得到控制,温室效应就得到缓解[2]。

1.4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林业工作当中,必须要不断促进森林资源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森林培育队伍中,认为只有培育出高质量的森林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落实造林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还可以对解决污染治理、生态平衡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从而实现森林多功能效益。

2 目前森林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森林培育工作不够重视

森林培育工作具有公益性特点,随着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林业工程的商业化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只是各界忽略该现象的存在罢了。而且,当前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基于此,林业往往会因缺乏资金而导致发展受阻。尽管这种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我国的退耕还林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资金变得更加充裕,但我国国土面积实在太大,很难开展有效的森林培育工作,其基本需求是现阶段政策与资金远远无法满足的。

2.2 缺乏人才,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管理人员的年龄都普遍偏高,专业人员欠缺,严重影响了森林培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目前工业原料林的建设工程一般是在大面积土地上开展,并以集中连片式经营管理模式为核心,这些都是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但从笔者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来看,现在大部分地区在林业管理方面仍然沿用着传统模式,即分山到户,这并不会促进森林培育有效性的提升,并且还可能导致林业效率低下、效益低迷等一系列问题频繁出现[3]。

2.3 经营意识不强、理念不合

对于森林资源培育而言,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经验方面,所以,要求林业工作人员的经营意识必须进一步增强。但是,在传统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外加上普遍缺乏较强的经营意识,森林培育工作的效率很难提上来,包括整体的质量效果更是如此。此外,还有林业和企业之间的经营方式理念不一致,分工不合理,所以各个环节都不能有效地进行,森林培育工作的难度增加,工作效率也提不起来。

2.4 森林覆盖率不高

尽管我国拥有者广阔的土地面积,但就森林培育而言,森林覆盖面积并不大,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而且近段时间以来,我国频繁出现沙尘天气,气候问题进一步加剧,还有水土流失等,对我国森林培育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人口基数大,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有大量的森林资源支撑才能正常运转。与此同时,我国森林培育工作的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包括珍贵树种匮乏,阔叶林、针叶林比例失衡等,并且在整体的森林分布当中,幼树的占比过高,后备资源特别紧张。

3 加强森林培育的措施分析

3.1 转变森林培育理念

第一,树立起正确的培育理念,加强社会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森林培育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从传统的培育模式中走出来,促进森林培育质量水平的提升,这样培育工作的质量内涵才能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分析,要更加重视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对林业发展中森林培育的作用与意义形成正确认识,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让森林培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并不断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合理开展森林培育,组建起专业的工作队伍,使森林培育成效更接近预期。

3.2 明确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

第一,始终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森林培育期间,生态效益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他的只能排在后面。第二,森林培育工作要争取做到长效化发展。这里提到的长效化,是指在有效培育之后,延长林中树苗的存活寿命,生命力至少要比野生树苗更加强悍。第三,培育期间要注重做好防灾减灾处理。在森林的发展过程中,发生生态灾害问题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必须深入研究生态灾害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体的控制效果。第四,培育过程中要把生态、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森林培育工作除了生态效益外,还应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唯有将各种资源合理运用起来,才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

3.3 提高森林培育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

森林培育以及经营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快速发展,防止受到破坏,全面利用区域当中的空地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的积蓄量全面提高林分的质量,提高森林的附加值。森林培育工作的规范开展,需要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构建与我国森林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引导相关部门将森林培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看待。具体而言,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实施森林培育责任制度,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并定期考核与检查,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实际开展起来将其落实到位,如果发生管理疏忽、未达到考核指标等情况的话,要找到对应的责任人来承担。与此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育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4]。

3.4 加强森林培育力度,做好传宣工作

森林培育工作是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森林培育过程中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坚持培育森林,提高虫害防治工作进程;另一方面,森林可持续发展保护也不能松懈,工作进程中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提高森林数目的寿命,确保森林培育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工作人员和企业应该进行森林培育工作,普通群众也应该树立森林培育的意识,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宣传森林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森林保护社会氛围,这样才能保护天然资源森林,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我国现目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年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并且如今随着耕地以及工业用地面积以及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林业面积出现大幅度的减少。这就导致出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出现几率明显上升,并且升天环境不断恶化,所以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改善和培育森林,改善和解决生态环境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森林培育当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制定系统化,完善化的对策,全面推动森林培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总的来说,为了提升我国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水平,要注重培育工作的日常开展,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政策与资金支持缺一不可,为林业发展添砖加瓦。并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南进行森林培育工作,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我国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土流失和空气质量,为人类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为人类的未来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培育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